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虹影与杜拉斯小说的自传式书写

发布时间:2017-10-04 21:41

  本文关键词:论虹影与杜拉斯小说的自传式书写


  更多相关文章: 虹影 杜拉斯 自传式书写 比较研究


【摘要】:虹影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独具特色的女性作家。她的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一经发表就引起广泛争议,《好儿女花》作为《饥饿的女儿》后续,为虹影小说的自传式书写进行了补充。无独有偶,杜拉斯这位享誉国际的作家,以《情人》斩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后又发表《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又名《中国北方的情人》),再次对自身的成长体验、情爱经历进行了回忆的书写。虹影与杜拉斯,其自传式书写的小说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这本身就值得研究。论文从河流世界、异国情人、叙事艺术三个方面对虹影与杜拉斯小说的自传式书写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位作家的同与异,得出其异同点产生的根源,从而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部分简单梳理国内外有关虹影与杜拉斯的研究现状,说明选题的意义与创新之处,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主要论述自传式书写下的河流世界。虹影与杜拉斯的小说中,分别以长江、湄公河为基础,结合海洋、水、船舶、河岸等元素构建出文学中的河流世界。两位作家从独特视角出发,跨越东西方文化,借助河流这一意象写出对生命的思考。 第二章主要分析两位作家笔下的异国情人,解释出异国情人的产生根源在于两位作家的成长经历与文化立场,进一步回答“异国情人究竟是怎样的人”“对‘我’而言,异国情人又充当了何种角色”等系列问题,从而挖掘出异国情人这一形象的内涵意蕴。 第三章主要探讨自传式书写中的叙事艺术,讨论两位作家在其作品中采用的叙事视角、叙事层次,进一步研究不同的叙事策略所产生的不同叙事效果,由此得出两位作家自传式书写的叙事特色。 五、结语部分对论文主体部分进行归纳总结,就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进行说明,展望两位作家自传式书写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虹影 杜拉斯 自传式书写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106.4-0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9
  • 绪论9-15
  • 第一章 河流世界15-26
  • 第一节 归属之地与逃离之源16-20
  • 第二节 情节助推与故事见证20-23
  • 第三节 生命象征与彼岸所在23-26
  • 第二章 异国情人26-38
  • 第一节 化身“父亲”与表达“母性"27-29
  • 第二节 灵欲合一与欲望符号29-32
  • 第三节 走向毁灭与引领救赎32-38
  • 第三章 叙事艺术38-48
  • 第一节 现实主义与“新小说派”38-42
  • 第二节 线状结构与反复重构42-45
  • 第三节 复调叙事与交叉叙事45-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3
  • 后记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兴和;诡秘而犀利的另类——浅议虹影小说的叙述风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张庆辉;时代的细部——读虹影《饥饿的女儿》[J];百科知识;2001年09期

3 周山丹;女性自传故事的另一种讲法——评虹影《饥饿的女儿》[J];当代文坛;2001年05期

4 彭姝yN;杜拉斯的二分对位、双层复调小说结构[J];当代外国文学;1998年02期

5 许德金;自传叙事学[J];外国文学;2004年03期

6 田平;;矛盾的《情人》矛盾的杜拉斯[J];消费导刊;2008年22期

7 袁玉梅;;身份认同与文化想象——论杜拉斯小说中“中国情人”形象的文化内涵及意义[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户思社;;杜拉斯四部作品中的互文性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杨玉珍;杜拉斯与女性写作[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朱志玲;后殖民主义视野下的“情人”形象——从《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到《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973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73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c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