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气质危机—《裸者与死者》中被操纵的男性气质
本文关键词:男性气质危机—《裸者与死者》中被操纵的男性气质
【摘要】:20世纪是男性气质研究取得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男性学者还是女性学者,共同见证的都是曾经数个世纪以来被认为处于统治地位的男性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渐被拉下统治者的神坛。在各个学者的相关研究和努力推动之下,男性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曾经被称为统治者的他们事实上面临着比他们自身认为更加严重的男性气质危机。在危机的刺激和男权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加之对两者加以利用的政治家的推动下,男性所认识到唯一能解决男性气质危机的方法便是证明其完美的男性气质,并通过强硬、冷酷、无感情的行为来加强其自身摇摇欲坠的男性身份。在不同的男性自认为能够证明男性气质并且解决男性气质危机的方法中,有一种方法被认为是最有效且最直接的,那便是战争。原因在于作为男性之间最高规格的同社会性组织,战争充当了男性最重要的能够在男性身份危机中证明其男性气质的工具。此外,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在此条件下,,男性涌入战争的行为又为其自身制造了另一种危机被主流男权主义意识形态和别有用心的政治家利用和操纵,以实现其政治目的。男性越是渴望在战争中证明其男性气质,他们陷入的男性气质危机就越是严重。所以,参战的男性士兵并不是男性气质的赢家和两性关系的主宰者,而是被操纵的无辜受害者,他们需要社会的拯救和理解。 在此背景之下,为了能够在男女性别两极分化的社会中为男性气质研究进一步做出阐释,本文运用了约瑟夫普莱克(Joseph H. Pleck)关于性别角色焦虑的理论以及凯西菲利普斯(Kathy J. Phillips)关于战争状态下男性被操纵的理论,试图阐述男性为什么会面临深刻的男性气质危机和挑战,以及他们是怎样对于自身的男性气质危机做出回应和怎样被男权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政治家操纵的。本文所做的文本分析主要以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的代表作之一《裸者与死者》为载体,该书以作者亲身经历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战争中男性士兵所体验到的挫败感、男性气质危机、所作出的反应以及结局等等。希望通过本文论述的战争中男性被操纵的问题,战争主要的参与者男性能够某种程度上受到启发,从而不以解决男性气质危机为目的走入战争的屠宰场,进而为阻止冲突和战争的爆发做出贡献。
【关键词】:男性气质 危机 反应 操纵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8
- 摘要8-10
- CONTENTS10-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26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2-14
- 1.2 Literature Review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14-18
- 1.3 Theoretical Framework18-26
- CHAPTER TWO CRISIS OF MASCULINITY AND ITS CAUSES26-46
- 2.1 Crisis of Masculinity on the Tiny Pacific Island26-36
- 2.1.1 Absurd Cummings and Frustrated Hearn and Croft26-32
- 2.1.2 Gender Suppression within Anopopei32-36
- 2.2 Causes to Masculine Crisis of Cummings, Hearn and Croft36-46
- 2.2.1 Failure to Conform to the Worshiped Male Sex Role36-41
- 2.2.2 Eagerness to Prove Masculinity41-46
- CHAPTER THREE DIFFERENT RANKS RESULTING IN DIVERSE REACTIONS46-58
- 3.1 Cummings Adherence to the Superior Rescuer of Masculinity the War46-51
- 3.2 Hearn’s and Croft’s Overcompensation and Overreaction51-58
- CHAPTER FOUR BROKEN PROMISES DEEPENED CRISIS AND MANIPULATED MASCULINITY58-70
- 4.1 Favored Homosexual Intimacy of Cummings Facilitated by the War59-63
- 4.2 Illusory Promise and Purposeless War Granted to Hearn and Croft63-70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70-75
- WORKS CITED75-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旭玲;吕厚超;;男性气质:理论基础、研究取向和相关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7期
2 季寅修;;电影《完美的世界》中菲利普的男性气质[J];文学教育(上);2014年02期
3 刘海霞;;美德的力量——小说《汤姆·琼斯》中的男性气质[J];语文学刊;2008年01期
4 王艳丽;;《恋爱中的女人》中的男性气质问题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13期
5 程功;;身体·气质·类型——近年来都市电影中男性明星银幕身体与男性气质的中美比较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刘岩;;男性气质[J];外国文学;2014年04期
7 王芳;;中性性别审美文化解析[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年02期
8 尹锐;;论《玉牡丹》中的男性气质及其建构[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年04期
9 石海霞;;消费文化视野下的美国现代男性气质[J];青春岁月;2013年12期
10 ;培育男孩的方案[J];博览群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刚;;男性气质多元化与“拯救男孩”[A];性与性别研究(第4辑)——年度性与性别事件评点(2008-2010)[C];2011年
2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方刚;“拯救”男孩?荒唐![N];中国妇女报;2010年
2 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 方刚;从家庭暴力反思男性气质[N];中国妇女报;2012年
3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 吕鹏;从电视体育看霸权男性气质生产与消费[N];中国妇女报;2013年
4 妇女/性别问题研究专家 冯媛;反思并重塑男性气质 让“足球”加盟反暴力[N];中国妇女报;2013年
5 南京大学教授 何成洲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我们的理论思考能力亟需加强[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一丁;“父性”教育权威《培育男孩》出版[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编译 刘霞;从男性气质看男孩偏好及亲密伴侣暴力[N];中国妇女报;2013年
8 南储鑫;“女汉子”热议:僭越还是逆转?[N];中国妇女报;2013年
9 鹿文;《培育男孩》登陆中国的意义[N];人民日报;2004年
10 张庆武;“男色消费时代”?[N];中国妇女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珊;美发行业男性从业人员男性气质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然;简析2012年美国大选期间奥巴马男性气质的媒体建构[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秦珊;男性气质在家庭生活中的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4 丁荣;男性气质危机—《裸者与死者》中被操纵的男性气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5 马述昆;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霸权的男性气质危机[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年
6 李越明;男权隐忧:007电影中的男性神话[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7 雷峰利;男性气质视角下的父职参与[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穆怀奕;男性气质与男性暴力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宋林;《带我出去》中的同性恋和男性气质危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10 吴红;男性气质神话导致的悲剧[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3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83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