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皮影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12:40
本文关键词:唐山皮影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摘要】:皮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素有“电影始祖”的美称。它是融合了绘画、剪纸、雕刻、舞蹈和美术等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艺术。皮影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长期扮演着文教和娱乐的重要角色。唐山皮影作为冀东皮影的一支,是中国皮影的一颗璀璨明珠。经过历史的传承与演变,唐山皮影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和重要的影响力,在中国皮影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唐山皮影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阐述其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通过对唐山皮影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的分析,探讨唐山皮影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唐山皮影的产生渊源和发展脉络的探究,展示唐山皮影的历史发展路径,分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对唐山皮影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通过对唐山皮影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介绍,展示唐山皮影独特的艺术特征和艺术魅力。第三部分,通过对唐山皮影文化内涵的探究,展示唐山皮影深厚的文化底蕴。第四部分,通过对唐山皮影生存现状和生存环境的分析,找出唐山皮影在传承与发展中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第五部分,从唐山皮影自身的变革、受众的挖掘、及其与大众传媒的结合和产业化四个角度对唐山皮影的现代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力求探索唐山皮影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后续发展的合理轨迹,寻找其新的生存价值、发掘其新的社会功能,并找到唐山具体生存实践和文化变迁的途径。 唐山皮影作为当今国内最著名的皮影剧种,被誉为“世界皮影之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皮影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的转变,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使得唐山皮影和其他传统民间艺术一样,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和风采,己到了失传、灭绝的境地。作为佼佼者的唐山皮影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的皮影戏,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土壤上的艺术奇葩。在历史上,它度是人民教育、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在战争期间,皮影还曾是宣传抗战思想的重要工具,为抗战做出过重要贡献。在这一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生存危机的背景下,作为后人,我们应该积极的对它加以保护和抢救。
【关键词】:唐山皮影 文化遗产 文化产业 冀东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27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2
- 绪论12-20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12-13
- 二、相关研究现状13-17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7-18
- (一) 研究思路17-18
- (二) 研究方法18
- 四、难点与创新点18-20
- (一) 难点18-19
- (二) 创新点19-20
- 第一章 唐山皮影的历史演迁20-32
- 第一节 唐山皮影溯源20-21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唐山影戏的发展21-27
- 一、清代唐山皮影的繁盛22-23
- 二、清末民初乐亭皮影的兴盛23-27
- 第三节 烽火硝烟中的唐山皮影27-29
- 一、抗战中唐山皮影的凋敝27-28
- 二、红色皮影的兴起28-29
- 第四节 建国后新型影戏的发展29-32
- 第二章 唐山皮影的艺术特色32-48
- 第一节 唐山皮影的造型特征32-41
- 一、二维的平面造型32-35
- 二、合理的变形与夸张35-37
- 三、人物造型的脸谱化、程式化37-38
- 四、象征性和寓意性38-41
- 第二节 唐山皮影的雕刻工艺41-44
- 一、刮皮、浆皮、选皮41-42
- 二、画稿、雕刻、上色42-44
- 三、组装44
- 第三节 唐山皮影的表演艺术44-48
- 一、操纵方法45-46
- 二、操纵要领46-48
- 第三章 唐山皮影的文化内涵48-58
- 第一节 唐山皮影与佛教文化48-53
- 一、唐山皮影把观音菩萨作为戏神48-50
- 二、影戏演出的剧目多为佛教故事50-51
- 三、影戏剧本与佛教的变文有密切关系51-52
- 四、影人的造型受到佛教造型影响52-53
- 五、影戏演出习俗的佛教因素53
- 第二节 唐山皮影与民俗文化53-58
- 一、草木枯荣时演影戏54-55
- 二、庆丰时演影戏55
- 三、传统节令与庙会中的影戏演出55-56
- 四、酬神、祭祀的愿影演出56-58
- 第四章 唐山皮影的发展现状58-72
- 第一节 唐山皮影的发展困境58-63
- 一、唐山皮影剧团现状58-59
- 二、唐山皮影的发展困境59-63
- 第二节 唐山皮影发展的制约因素63-68
- 一、无法克服的自身局限性63-65
- 二、影戏生存要素的重大变革65-68
- 第三节 唐山皮影发展的机遇68-72
- 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程度提高68-69
- 二、地方政府对皮影的重视和扶持69-72
- 第五章 唐山皮影的传承与发展探究72-84
- 第一节 唐山皮影的自身创新72-75
- 一、唐山皮影剧目的创新72-73
- 二、语言的丰富与创新73-74
- 三、表现形式的创新74-75
- 第二节 唐山皮影现代受众的挖掘和培养75-77
- 一、农民观众群的保持与挖掘75-76
- 二、青少年群体的培养76-77
- 三、外国观众群的开拓77
- 第三节 唐山皮影与现代传播媒介的结合77-80
- 一、唐山皮影与电视的联姻78-79
- 二、唐山皮影与电影的结合79-80
- 第四节 唐山皮影的产业化开发80-84
- 一、唐山皮影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80
- 二、开发皮影的收藏市场80-81
- 三、唐山皮影动漫产业的开发81-82
- 四、加大唐山皮影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82-84
- 结语84-86
- 参考文献86-90
- 攻读学位论文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90-91
- 后记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芹;唐山皮影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J];包装工程;2004年02期
2 尹健梅;吴丽荔;;细腻传神的唐山皮影[J];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02期
3 关钰婷;;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艺术现状及其保护[J];成才之路;2010年14期
4 李跃忠;;20世纪以来中国影戏民俗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张军;;黄素志发明滦州影戏说考辨[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6 华慈祥;中国影戏三题[J];东南文化;2001年09期
7 ;唐山市皮影剧团主动拓宽发展空间的调查——小皮影大舞台[J];大舞台;1998年06期
8 李跃忠;;滦州影系的宗教仪式功能简论[J];大舞台;2009年04期
9 梁志刚;;关中影戏的演出形态[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徐婕妤;;论中国皮影服装意象美[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4期
,本文编号:1006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006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