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戏研究
本文关键词:宜黄戏研究
【摘要】:宜黄戏为江西的古老剧种之一,旧称宜黄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大戏剧种,发源于宜黄地区,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宜黄戏经历了发生、发展、繁荣与衰落到再度复兴的曲折过程。宜黄戏不仅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且对今天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艺术学角度,采用艺术社会学、艺术美学、表演学、文化学等学科方法,主要分析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宜黄戏的形成和价值,侧重从社会、历史、文化等角度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同时阐明其存在的价值;二是以宜黄戏曲作品为例,分析宜黄戏的内容特征,侧重从题材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三是从表演学角度,以著名戏曲来分析宜黄戏的表演特征;四是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角度分析传统戏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措施等。文章的主要价值是通过对宜黄戏的具体历史发展、题材、主题、表演价值等的讨论引出对类似宜黄戏这种地方戏的相关保护问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建议。创新点是用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从艺术社会学、艺术学原理、美学等方面对宜黄戏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宜黄戏 宜黄腔 内容 艺术特征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8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一、选题价值9-10
- 二、研究综述10-11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1-13
- 1 宜黄戏形成和价值13-21
- 1.1 宜黄戏的形成背景及现状13-18
- 1.1.1 宜黄戏的形成背景13-14
- 1.1.2 宜黄戏的发展历程14-17
- 1.1.3 宜黄戏的现状17-18
- 1.2 宜黄戏的多元价值18-21
- 1.2.1 宜黄戏的审美功能18-19
- 1.2.2 宜黄戏的社会功能19-20
- 1.2.3 宜黄戏的教化功能20
- 1.2.4 宜黄戏的宗教功能20-21
- 2 宜黄戏的题材与主题21-29
- 2.1 宜黄戏的主要题材21-25
- 2.1.1 历史神话传说题材21-22
- 2.1.2 英雄人物题材22-24
- 2.1.3 宗教题材24-25
- 2.2 宜黄戏的主题25-29
- 2.2.1 歌颂爱情25-26
- 2.2.2 歌颂亲情孝道26-27
- 2.2.3 社会批判主题27
- 2.2.4 歌颂忠诚信义27-29
- 3 宜黄戏的表演艺术特征29-49
- 3.1“唱”——“宜黄腔”29-39
- 3.1.1 宜黄腔的界定29-32
- 3.1.2 宜黄腔的艺术特色32-39
- 3.2“做”——粗狂、夸张的表演形式39-41
- 3.2.1 宜黄戏表演前的特殊艺术特征39-40
- 3.2.2 宜黄戏表演的艺术特征40-41
- 3.2.3 宜黄戏表演结束后的特殊仪式41
- 3.3 舞美、脸谱——简单粗糙,色彩鲜明41-49
- 3.3.1 宜黄戏中的舞美道具41-43
- 3.3.2 宜黄戏中脸谱的艺术特征43-46
- 3.3.3 宜黄戏的脸谱与京剧脸谱的比较46-49
- 4 传统地方戏曲保护与发展的思考49-56
- 4.1 传统戏曲在文化产业大发展中的角色定位49-50
- 4.1.1 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49-50
- 4.1.2 在文化产业大繁荣时代传统戏曲的发展方向50
- 4.2 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的方向定位50-53
- 4.2.1 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面临的巨大挑战50-51
- 4.2.2 传统戏曲在信息时代如何稳中求进51-53
- 4.3 政府文化产业扶持与宜黄戏改革意见53-56
- 4.3.1 以史为鉴,传统戏曲不可代替53-54
- 4.3.2 依托时政,长远布局54-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59
- 附录59-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章军华;;宜黄戏神清源祖师庙的遗存与发见[J];四川戏剧;2011年01期
2 汪媛;;地方戏民营剧团生存现状调查——以江西宜黄“桥坑农民剧团”为个案[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年04期
3 徐海燕;;士绅与戏曲——试论宜黄戏发展过程中文人所起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金文凯;;建宁宜黄戏的现状、保护与传承[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5 邓少波;邓彬;;宜黄戏人物形象塑造特点初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曾琪;杨菁;;清代宜黄戏的剧目及舞台艺术特点[J];戏剧文学;2007年06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谢q;将宜黄戏“唱响”[N];抚州日报;2009年
2 朱建宜;古韵古腔——宜黄戏[N];抚州日报;2006年
3 朱建宜 吴方华 林爱云;宜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势推进[N];抚州日报;2012年
4 陈平福;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N];抚州日报;2006年
5 蒋建山 何明敏 特约记者 李典胜;驻在“才乡”纳才气[N];人民武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聪颖;宜黄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2 徐海燕;戏曲·仪式·社会[D];南昌大学;2009年
3 何苗苗;宜黄戏《二进宫》与京剧《二进宫》中的二黄腔演唱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邱瑶瑶;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025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02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