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政治空间压缩与杂技传统的建构——基于杂技艺人“化外之民”形成与发展历程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18 02:48

  本文关键词:政治空间压缩与杂技传统的建构——基于杂技艺人“化外之民”形成与发展历程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杂技 化外之民 空间压缩 制度环境


【摘要】:多年来国家层面对杂技的保护走的是精英化路径,而大型舞台杂技的辉煌却不能带动杂技的整体复兴。自宋代伊始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杂技所处政治空间不断被压缩,作为传承主体的民间从业者成功开拓出乡土空间与江湖空间,杂技艺人逐渐成为"化外之民"。然而,在此双重空间中形成一套民间运作机制,使杂技在民间社会充满活力。基于此,当代中国杂技复兴的关键在于以乡土认同为依托,构建新的空间语境下的民间运作机制。
【作者单位】: 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杂技 化外之民 空间压缩 制度环境
【基金】: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传统与制度环境的博弈——以吴桥杂技为例”(项目编号:HB14SH009)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项目“文化软实力视域下吴桥杂技的文化生态研究”(项目编号:HBWY2014-Z-A004) “河北省生态与发展环境研究基地”和河北省重点学科培育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28
【正文快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较为注重对宏观理念与方法的探究,较少关注具体的活态民俗;较多关注当下不容乐观的个案,较少关注传承较好的民俗案例;较多探究民俗艺术形式的变化,较少关注传承主体的多元性及其运作方式,而后者却是文化传承

本文编号:1052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052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8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