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浅谈赣南采茶戏传统艺术的传承

发布时间:2017-10-20 19:48

  本文关键词:浅谈赣南采茶戏传统艺术的传承


  更多相关文章: 赣南 采茶戏 艺术传承


【摘要】: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大地孕育的一朵艺术奇葩,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靓丽的山茶花。从它诞生到如今,4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艺人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着她,守护着它。尽管自电视、电影普及以来,戏曲一度陷入萧条的困境中,但仍然有着一大批热爱采茶戏的文艺工作者们坚持在舞台上勤奋耕耘,默默的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戏剧艺术,他们不愧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守护者和传播者。
【作者单位】: 江西赣南采茶歌舞剧院;
【关键词】赣南 采茶戏 艺术传承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一部分,赣南采茶戏植根于赣南这块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中,集中地体现了赣南地域文化,客家文化,以及独具中国特色的、近代发展成型的红色文化的艺术特质,哺育和影响着后世的艺术发展。毋庸置疑,戏曲艺术是在不断的创新之中得以继承发展的。比如赣南采茶歌舞剧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佩莺;钟海林;;对赣南采茶戏传承的思考[J];中国戏剧;2007年02期

2 薛文莉;袁明;;美在民间 论赣南采茶戏的草根性[J];中国戏剧;2008年03期

3 钟俊昆;;论赣南采茶戏的审美特质[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4 郭起华;钟俊昆;;30年来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肖若心;刘域;;赣南采茶戏走进校园的实践析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9期

6 刘洪忠;;浅谈赣南采茶戏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戏剧;2010年03期

7 黄庚明;;浅谈赣南采茶戏之由来[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0年05期

8 王亚菲;朱俊林;;论赣南采茶戏的创新[J];农业考古;2013年02期

9 卢致苑;张宇俊;;浅谈赣南采茶戏《wD妹子》的歌、舞、戏艺术[J];中国戏剧;2013年07期

10 万小毛;李姿丽;;赣南采茶戏传承与发展分析[J];老区建设;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春英;;浅谈赣南采茶戏的雅与俗[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2 赖斯清;许忠佑;;赣南采茶戏锣鼓点子在现代戏中的应用[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新;赣南采茶戏的美丽传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赣南采茶戏的传播使者[N];江西日报;2003年

3 特约记者 曾勤生 夏之明 侯其幼;档案助推赣南采茶戏“申遗”[N];中国档案报;2010年

4 康诗俊;赣南采茶舞进校园[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叶青;地方戏创新的成功探索[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黄锦军;一群快乐的人创作一部温暖的戏[N];江西日报;2009年

7 特派记者 张晶 郁鑫鹏;世博会江西活动周圆满落幕[N];江西日报;2010年

8 罗松;感恩和回报是她成功的秘诀[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张秀峰 龚文瑞;当代农民的艺术吟唱[N];人民日报;2009年

10 刘锦云;《八子参军》:铁血男儿多情女[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欧阳旭;赣南民歌与赣南采茶戏的演唱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谭钰婷;赣南采茶戏音韵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欧阳丽苗;赣南采茶戏丑角表现艺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凤英;赣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欣;江西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初探[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6 肖康亮;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赣南采茶戏丑角动态造型数字化设计[D];南昌大学;2011年

7 许华春;赣南采茶舞蹈文化中的客、畲混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熊琨;江西赣南采茶戏的唱腔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9 谢洋扬;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的舞蹈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69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069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7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