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布莱希特对中国新时期话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22 22:00

  本文关键词:布莱希特对中国新时期话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布莱希特 间离效果 情感共鸣


【摘要】:毫无疑问,布莱希特是影响我国新时期话剧最深的西方戏剧家,也是中国戏剧的良师益友.他欣赏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在创作自己戏剧理论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进行学习研究,同时我国的新时期话剧更是受到他的重要影响。上世纪三十年代,布莱希特刚被介绍到中国时,中国的戏剧家们有所好奇,但一丝丝的信息是难以对布莱希特有深入理解的,进入新时期后,在黄佐临等文化名家的引荐下,布莱希特真正成为我国戏剧界重点关注的对象。对许多戏剧艺术家来说,学习布莱希特理论对他们之后的戏剧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新时期,无论是现实主义戏剧、探索实验戏剧,还是先锋戏剧都深深受到他的影响。从易卜生,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再到现在的布莱希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这些国外戏剧大家对中国话剧的影响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在本文中,我们重点谈论1978年至今的新时期里,布莱希特对我国话剧的影响,对剧坛产生的冲击,我们将新时期话剧分成三个阶段五个章节进行阐述:一是对文化大革命后到80年代初现实主义戏剧的影响;二是对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探索戏剧的影响;三是对90年代到至今的先锋戏剧的影响。从30年代布莱希特的理论传入中国开始,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戏剧家们对他的理论研究、舞台实践从未停止过,并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直到今天,这种研究仍未停止,不断改革舞台表现形式,探求戏剧深层次的意义,思考未来话剧该走一条怎样的中国道路。在学习布莱希特的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反思。第一章介绍了布莱希特在我国传入的过程,分析我国初期接受布莱希特时,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是怎样的。整理之前研究的成果,说明布莱希特在我国传入的一个必然性。第二章至第四章按时间段,将中国新时期话剧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文化大革命之后的现实主义戏剧时期、80年代的探索戏剧时期以及90年代先锋戏剧时期。通过分析作品,介绍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戏剧家,阐述布莱希特对我国话剧的影响。第五章对于布莱希特在中国传播的这么多年以来的一些反思。第一是关于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我国话剧要学习间离效果的精髓。第二作为西方的戏剧大家,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在我国传播的过程中有哪些阻碍的。第三辩证分析布莱希特理论与我国话剧理论的差异性,以及对中国戏剧并不适合的地方。
【关键词】:布莱希特 间离效果 情感共鸣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第一章 布莱希特在中国的传入过程10-16
  • (一) 我国初期接受布莱希特的环境11-13
  • (二) 布莱希特戏剧三次传入我国的过程13-16
  • 第二章 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对布莱希特的借鉴16-25
  • (一) 现实主义初学阶段17-19
  • (二) 布莱希特与沙叶新19-23
  • (三) 布莱希特与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比较23-25
  • 第三章 布莱希特影响下的探索戏剧25-31
  • (一) 探索戏剧高潮阶段26-28
  • (二) 布莱希特与高行健戏剧观比较28-31
  • 第四章 布莱希特与中国先锋话剧31-38
  • (一) 先锋实验戏剧对布莱希特的接受31-35
  • (二) 先锋戏剧对布莱希特戏剧精神的延续35-38
  • 第五章 关于布莱希特的一些理性思考38-43
  • (一) 接受布莱希特的片面性38-41
  • (二) 形式和主题的选择偏离41-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晓钟;在兼容与结合中嬗变(上)——话剧《桑树坪纪事》实验报告[J];戏剧报;1988年04期



本文编号:1080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080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9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