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戏造型艺术在数码艺术中应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17:32
本文关键词:布袋戏造型艺术在数码艺术中应用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布袋戏 民间艺术 数码艺术 造型 产业 木偶动画
【摘要】:布袋戏之于闽南、台湾,是民间艺术喜闻乐见、不可或缺的文化形式,布袋戏是木偶戏艺术中分支中的一种。由于木偶主要以木头做成头和手脚,而身体却是用布料去缝制,套在人的手上表演,所以称之为布袋戏。布袋戏又称为布袋木偶戏,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仍能发扬光大并保留下来的艺术之一。从闽南地区到台湾,布袋戏因追随艺术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已经影响了几代人,并且保持了自身的传统艺术文化。与数码艺术的结合应用是布袋戏造型艺术风格的创新,不但保留了传统的布袋戏艺术,还借鉴了影视剧、电影、广告片、动画的制作流程,将布袋戏搬上了荧幕,成为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与现代数码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做到了传承和发扬。其数码布袋戏电影《圣石传说》被誉为中国版的《玩具总动员》,在台湾票房打败同期上映的《玩具总动员2》。可见布袋戏通过数码艺术的应用并学习国内外优秀动漫企业经营模式发展,有着很强的商业价值。中国早期木偶动画曾被誉为经典,但是类似风格近年来开始少见,而布袋戏这种本身就是古老的木偶戏艺术却通过数码艺术新媒体的运用所衍生出来巨大的产业值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本文主要有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介绍了布袋戏。第二章阐述了布袋戏造型,以泉州布袋戏、漳州布袋戏、台湾布袋戏为证,叙述了布袋戏造型的发展历程,并举著名的民间艺术家为布袋戏造型的传承和发扬做出贡献。通过对布袋戏造型的雕刻艺术、服饰艺术、场景装饰艺术等各方面造型来阐述布袋戏所蕴含保留下来的中国民间艺术的美学。第三章主要阐述布袋戏现代的转型、创新和发展机遇,和数码艺术这门新兴艺术结合起来,从一个民间舞台戏艺术成长到了有着自己的品牌文化、自己的影视制作团队、自己代言的广告片、动漫,且时到今日还在不断发展,还可学习国内外优秀动漫企业发展模式,通过其品牌文化的魅力所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做到中国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第四章阐述了布袋戏在数码艺术中的应用,其品牌霹雳布袋戏通过影视分镜、影视构图、布袋戏广告给布袋戏造型艺术带来的巨大转变。分析布袋戏艺术和国产木偶动画艺术之间联系,得出布袋戏这门民间艺术在影视剧、广告和动画中的运用仍对当今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带来巨大的产业链。同时我们也要从布袋戏转型的成功去探讨失去市场的民间艺术怎样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正需要学习像布袋戏这种民间艺术,通过自身造型艺术的创新和数码艺术结合,和视觉图像语言结合,不再只是博物馆里面的老古董,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进步去发展,启发我们有商业价值的空间的设计,并学习国内外优秀动漫企业产业经营模式,创造出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开拓新的当代文化下的艺术产品。
【关键词】:布袋戏 民间艺术 数码艺术 造型 产业 木偶动画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82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8
- 1.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12
- 1.2 布袋戏的阐述12-18
- 1.2.1 什么是布袋戏12-13
- 1.2.2 布袋戏的兴衰13-16
- 1.2.3 布袋戏的传奇16-18
- 第2章 布袋戏造型艺术18-32
- 2.1 泉州布袋戏造型艺术18-22
- 2.1.1 泉州布袋戏造型艺术特色18-20
- 2.1.2 泉州巨匠江加走对布袋戏造型的传承和发扬20-22
- 2.2 漳州布袋戏造型艺术22-24
- 2.2.1 漳州布袋戏造型艺术特色22-24
- 2.3 台湾布袋戏造型艺术24-26
- 2.3.1 台湾布袋戏造型艺术特色和转型24-25
- 2.3.2 台湾布袋戏黄氏三代对布袋戏艺术的贡献25-26
- 2.4 布袋戏木偶造型阐述26-32
- 2.4.1 布袋戏雕刻造型艺术26-27
- 2.4.2 布袋戏服饰造型艺术27-29
- 2.4.3 布袋戏装饰造型艺术29-32
- 第3章 布袋戏转型创新带来的产业链32-44
- 3.1 布袋戏的转型和创新32-35
- 3.1.1 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文化的结合32-33
- 3.1.2 布袋戏市场运营和品牌传播33-34
- 3.1.3 林柳新偶戏现代博物馆34-35
- 3.2 布袋戏中的中国传统文化35-37
- 3.2.1 布袋戏中的文学艺术35-36
- 3.2.2 布袋戏体现的武侠美学36-37
- 3.3 从国内、国外大型动漫企业经营来探索布袋戏品牌—霹雳布袋戏发展模式37-44
- 3.3.1 霹雳布袋戏参考迪士尼动画发展模式37-39
- 3.3.2 霹雳布袋戏参考宫崎骏动画音乐会的文化传媒模式39-40
- 3.3.3 霹雳布袋戏可以参考深圳华强动漫产业经营模式40-44
- 第4章 布袋戏造型艺术在数码艺术的应用44-54
- 4.1 布袋戏造型艺术在数码艺术中的应用领域44-50
- 4.1.1 布袋戏造型艺术在摄影中的应用44-45
- 4.1.2 布袋戏造型艺术在cg插画中的应用45-47
- 4.1.3 布袋戏造型艺术在动画中的运用47-48
- 4.1.4 布袋戏造型艺术在广告中的应用48-50
- 4.2 从布袋戏造型艺术和国产木偶动画之间联系看中国民间艺术创新50-54
- 总结54-55
- 参考文献55-56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栾伟丽;民间美术与动画艺术[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5年08期
2 朱定峰;;方言:塑造电影人物形象的有效工具[J];电影文学;2007年14期
3 洪世键;;南派布袋戏的主要价值与意义[J];福建艺术;2006年06期
4 黄剑峰;;从数码艺术看传统艺术与数码技术的融合[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李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本[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6 黄鹤;;台湾布袋戏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底蕴[J];民族艺术;2007年01期
7 许宪生;;闽台现代木偶造型的艺术特征与创新思考[J];装饰;2010年12期
,本文编号:1094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09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