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余家皮影戏的造型艺术考略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蚌埠余家皮影戏的造型艺术考略
【摘要】:影偶的造型与影戏的演变历史是一个同步发展的过程。历代艺人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受寺庙雕塑、壁画和戏剧的影响,吸收小说中人物的描写,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用于影戏的造型规律和特征。在历经百余年的传承与腾挪变化后,蚌埠余家皮影戏除沿袭戏曲文化中对忠奸、正邪角色寓褒贬、别善恶于其上的造型传统外,糅合艺人的审美理念和民间美术等诸多元素,形成了一整套程式化的造型谱式和图案纹样,这种谱式并非某个人的独创,而是历经了三代艺人的学习、积累和创造逐渐完善定型的艺术程式。它质朴生动地折射出民间艺人集具象的生活经验和意象的审美理念于一体的造型艺术特征,生动地折射出蚌埠余家皮影戏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余家皮影戏 造型谱式 影偶造型 艺术特征
【基金】:安徽省2016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SK2016SD08)
【分类号】:J827
【正文快照】: 2009年11月,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印了《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记录了蚌埠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曲艺、民俗等15大种类。[1]其中,流传于蚌埠民间,至今仍活跃在表演舞台的民间皮影戏有蚌埠余家皮影戏和固镇仲兴皮影戏。同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怡暾;试论宋代舞蹈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取向[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2 王惠;;中国传统色彩的艺术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3 商亚敏;;论中国武将门神画的艺术特征[J];山西档案;2014年03期
4 王一思;;浅谈十八世界末至十九世纪初英国钢琴学派的艺术特征[J];北方音乐;2013年05期
5 符策超;;论黎族民歌的歌词艺术特征[J];琼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张鹭;;中国红色革命歌曲歌词语言的艺术特征[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7 徐力军;;马形象在唐代雕塑中的运用[J];饰;2008年S1期
8 王婷;;浅析CG插画的特征与应用[J];美与时代(中);2013年10期
9 王科;升腾在大西北的生命体验——夏冠洲散文印象[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贺钦宁;;《篮球梦》的新纪录片特征[J];新闻爱好者;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步全增;;建筑空间的韵律手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分析[A];2013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姚远;;管窥芭蕉俳文中杜诗的影响[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1年刊[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君;探究泰山皮影戏的艺术特征[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天涛;客家人物艺术特征及图式语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林少杰;从三首作品看莫扎特歌剧中男低音咏叹调的写作手法与艺术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4 刘韬;天津小剧场话剧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5 刘岩;中国网络微喜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6 刘成龙;荒诞不经,反其实[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7 程雨洋;论微电影的艺术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洪双;探析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艺术特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9 杨秋玉;中国抒情军旅歌曲的演唱特征与情感表达[D];天津音乐学院;2013年
10 庾武泱;崛起与挑战—中国独立漫画发展现状初探[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18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11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