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莎剧形式化与思想性的关联
本文关键词:浅谈莎剧形式化与思想性的关联
【摘要】:莎剧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并受着不同时代的影响,当莎剧进入思想活跃的现代社会,由于受到现代艺术风格的影响,引发了多种戏剧流派交错纷呈的局面。与此同时,如何对莎剧这样的历史剧目在服装形式上进行保留与创新、用什么样的服装造型语言来表达莎剧的内蕴精神,把握特定时代的服饰特征,成为现当代导演尤其是舞台造型设计领域创作者们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莎剧服装设计手法与理念两个部分来分析和研究现代莎剧服装造型。文章的结论通过分析莎剧演出服装造型的发展概况,总结服装造型的创作方式,要求创作者要找到适合展现现代的服饰样式的视觉语言,对莎剧进行全新的诠释。莎剧的演出形式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在艺术创作中应该在保留莎剧精髓的同时,又时刻不忘记自己作为后人创新演变的权利,当然一定要尊重莎剧主旨,尊重它所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受。
【关键词】: 莎剧 服装造型 形式化 思想性
【分类号】:J81
【正文快照】: 从戏剧形式上分析,语言作为交流的必备因素,在沟通与表达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贴切的语言描述可以在沟通的过程中使信息得以更顺利的流通,错误的表达往往令事情适得其反。莎剧艺术也有它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以一种特殊的视听形式存在,它多样且富有变化,从视觉部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平;漫谈卞、曹两家的莎剧优秀译本[J];外国文学;2003年06期
2 蓝仁哲;莎剧汉译的形式追求——探讨莎剧素体诗的移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李枫;;完人进不了莎剧[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徐红;;从莎剧改编看戏剧与电影的融合和界限[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肖锦龙;;20世纪后期西方莎剧评论的新动向[J];文艺研究;2008年05期
6 黄莉萍;;莎剧比喻类修辞格新探[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袁羽;杨丹;刘莎;;论莎剧的现代化[J];才智;2011年22期
8 邓钦竹;;莎剧中置换修辞格翻译探析——以《仲夏夜之梦》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陈洁;谢世坚;;莎剧对常规隐喻的超越与创新[J];山东外语教学;2013年04期
10 陈洁;谢世坚;;莎剧中的“人生”概念隐喻[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祥麟;;将莎剧改编为中国新旧歌剧上演,善莫大焉![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元尚;莎剧故事在中国的早期流播[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浮云;析“莎剧并非莎翁所作”[N];学习时报;2010年
3 曹树钧;独具特色的“莎剧”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李景端;莎剧中译本的推陈出新[N];人民日报;2000年
5 李一丹;莎剧涉法剧情的人道思想[N];文汇报;2014年
6 何其莘;汉译莎剧的力作[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早报记者 潘妤;“莎剧为戏剧创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可能性”[N];东方早报;2012年
8 亚斯民·阿利巴依—布朗邋凌云;莎剧为第三世界的普通人道心声[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曹树钧;追求特色[N];人民代表报;2000年
10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华戏剧学会理事长 陈芳;约/束,岂能约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霞;概念隐喻视角下莎剧的拟人修辞及汉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常晨;孙大雨莎译特色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缪晶晶;莎剧“猥亵语”雅俗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论莎剧《李尔王》素体诗汉译的“节奏”问题[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韦钰婷;莎剧中的否定意义及其翻译[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邓钦竹;莎剧中置换修辞格的汉译[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程姝;浅析朱译莎剧的不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刘丽;莎剧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归化与异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向心怡;认知隐喻视角下莎剧中的性语言及其翻译[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旖婧;框架理论下莎剧中多义词Blood的翻译[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33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13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