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奥利安娜》的诱惑

发布时间:2017-11-07 23:36

  本文关键词:《奥利安娜》的诱惑


  更多相关文章: 《奥利安娜》 马梅特 戏剧 诱惑 女性主义


【摘要】:生产话语的霸权让我们产生许多认知误区,造成了我们的意识矛盾和分裂。既有研究都不自觉地局限在生产之镜中解读马梅特的戏剧《奥利安娜》,形成逃避性解读。基于诱惑的合法性,可以在波德里亚意义上的生产与诱惑的张力中解读这部戏剧,详解剧中的诱惑表演,为戏中的被告与戏外的被告(剧作家)辩护脱罪。《奥利安娜》的重大意义,不在于它对女性主义的表面攻击,而在于它启示我们打破生产之镜对我们意识的垄断性控制,直面自己的(可)诱惑性,诱导我们重建诱惑之镜与生产之镜之间的张力。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J805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一切仅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这两句俏皮话目前在中国只能厕身于民间文化中。如果它们有幸早生几年,被喜欢谈谈裹小脚文化、谈谈庖丁解牛的波德里亚听到,他会很乐意将它们纳入他眼中的庙堂文化。这两句话所代表的两种态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舜若;;《源代码》电影创作的审美主题:从波德里亚视角的文化解读[J];艺术百家;2014年02期



本文编号:1154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154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4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