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戏剧服装的文化意蕴及审美特征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秦腔戏剧服装的文化意蕴及审美特征的研究
【摘要】: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种类之一,它发源于先秦时期,萌芽和起源于陕西、甘肃等地,兴盛于陕西关中和甘肃东部的天水等核心区域,覆盖面遍及陕西、甘肃以及整个西北五省地区。秦腔由于以梆子击节,音调铿锵,所以也是中国梆子戏的鼻祖。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再次证明了秦腔在中国戏剧艺术中重要的历史地位。而秦腔戏剧服装同样也具有悠久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其服饰元素更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土生土长的秦腔和我们三秦大地文化及人民群众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秦腔服装文化与三秦大地是息息相关的,与秦地人们的心灵也是息息相通的,与秦地的民风民情更是一刻都不能分割的。秦腔戏剧服装代表着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陕西地区的地域文化的特征,秦腔不仅是西北地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所钟爱的戏剧品种,即使在现在,有更多的青年人也同样喜欢上了秦腔这种历史积淀深厚、艺术个性鲜明的民族传统戏剧,这说明秦腔戏剧在三秦大地上不同的年龄段中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那么,对于秦腔戏剧的研究,特别是对于秦腔戏剧服装的研究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秦腔戏剧服装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和美学意蕴又彰显了秦地人的突出的性格特征,它向上联系着历史传统,向下承接着未来。本文重点是通过对传统秦腔戏剧服装文化与传统秦腔戏剧服装美学意蕴的研究,让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对秦腔戏剧服装这种特殊的演艺服装有更为具体的认识和了解,使人们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有更强的民族感、历史感、地域感和责任感。并通过对秦腔戏剧服装与秦地文化的结合研究,有助于丰富秦腔戏剧研究的内容,扩大秦地文化和服装文化研究的范围,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秦腔戏剧的发展,使原汁原味的秦腔戏剧、秦地文化更加发扬光大,产生更大的影响,进而使人们更加透彻地了解秦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旨趣以及秦地人们的精神风貌。对于传统秦腔戏剧服装的研究,可以弥补中国戏剧服装研究中在地方戏剧服装研究中所存在的欠缺;对于传统秦腔戏剧服装的研究,也丰富了戏剧研究和服装研究的双重内容;对于传统秦腔戏剧服装的研究,涉及到对于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演艺服装的完整化的研究和整理,可谓意义重大。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1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庆;戏剧服装的动态[J];戏曲艺术;2002年03期
2 曹金太;;戏剧服装设计特征管见[J];戏剧文学;2003年02期
3 李洪琴;;戏剧服装设计新理念[J];戏剧文学;2006年11期
4 潘健华;;戏剧服装与设计概述[J];戏剧艺术;1988年01期
5 马晓青;;戏剧服装设计中对新形式的探索[J];剧影月报;2013年06期
6 吴凤琴;浅说戏剧服装的造型[J];戏文;2005年04期
7 任晓琪;;略谈戏剧服装设计师的素养[J];剧作家;2010年03期
8 王丹;;戏剧服装断想[J];剧作家;2012年06期
9 黄菊映;试论戏剧服装对剧情的“嵌入”:意义与途径[J];经济师;2001年09期
10 成忠杰;整体思维是戏剧服装设计的第一要素[J];当代戏剧;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俞其军;依托越剧之乡延伸文化产业[N];绍兴日报;2008年
2 记者 俞其军 张亮宗;越音芳菲春色新[N];绍兴日报;2010年
3 于小波;情深岁寒时 社火暖人心[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黄守部 王涛 魏天戈;顺西戏装挺红火[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记者 王淑玲 实习生 李星棋;周至县剧团年演800场唱红陕甘宁[N];陕西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绍强;秦腔戏剧服装的文化意蕴及审美特征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2 毛正;论苏州戏剧服装中的苏绣艺术[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94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194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