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乐文化”对方志收录戏曲资料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17 04:11
本文关键词:论“礼乐文化”对方志收录戏曲资料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
【摘要】:以清代及民国时期河南省159种方志作为研究对象,明确"礼乐文化"对方志收录戏曲资料的深刻影响。其收录规律不只体现出儒家"崇礼以作乐"的思想,一些被当作反面教材而收录的戏曲资料还体现出"以礼节制乐"的原则。民国"礼崩乐坏"更促使戏曲改良运动的出现,改良资料便因此保存在方志"社会教育"门类。这样的收录情况反映出戏曲作为俗乐,起初被纳入礼乐体制加以教化功能并受其约束的封建命运,以及民国改良后提升社会地位,成为表演艺术的发展历程。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金代文物与金代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AZW004) 2016年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0108/03010020)
【分类号】:J809.2
【正文快照】: 方志作为全面记载某时某地之自然地域、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情况的文献史料,被称为地方之全史。志书撰修于清代进入极盛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修志热潮。雍正时,朝廷下诏各地方志60年续修一次。许多地方因此成立专门的修志机构,组织当地士绅文人或延请名流进行志书辑撰,
本文编号:1194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19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