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的音乐形象及其唱段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8 23:19
本文关键词: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的音乐形象及其唱段分析
【摘要】:中国歌剧借鉴西洋歌剧将近百年,在其发展过程中无数文艺工作者为歌剧事业的发展前赴后继、开拓创新。2004年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诞生了,它是在古老题材上的创新演绎,作曲家关峡和词作家刘麟在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加入了和平的精神理念,展示了新世纪中国人民热爱生活、珍视和平的美好祈愿,这是对原作的传承和升华,也是《木兰诗篇》十余年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好评和演出不断的原因。笔者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艺术,不仅在声乐唱法上进行研究,也对各类声乐作品进行分析;不仅要举办毕业音乐会还要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因此,我选取了歌剧《木兰诗篇》作为我的论文写作重点。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的概述。主要从情景交响歌剧的概念、创作背景、剧情梗概与主要人物原型分析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让花木兰这个中华民族优秀代表人物雏形清晰明了地展现于读者眼里。第二章至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阐述了《木兰诗篇》中的音乐特色及花木兰的舞台形象,并且节选花木兰的四首风格迥异的经典咏叹调唱段进行分析,在情感走向、曲式结构、演唱方法等三个方面说明花木兰在歌剧中的人生历程。最后文中指出该歌剧对今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贡献和启示,这一章是在结合前人研究创作的歌剧基础上提取《木兰诗篇》中采用的创新精华,希望能为今后我国歌剧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笔者在收集资料、观看歌剧视频、撰写论文时,从音乐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在第二、第四章中全面论述《木兰诗篇》的主角音乐形象及其贡献启示。在第一、第三章利用比较研究法、总结归纳法、逻辑推理法、文献分析法、声乐作品分析法等方法,试图从一个开阔、综合、多层次的视觉来思考《木兰诗篇》的创作和发展,认真总结规律和特点,找出不足之处和能够弥补的方式方法,力求获得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突破口。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22;J6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东;;对歌剧《木兰诗篇》的思考[J];艺海;2009年08期
2 何成华;;洋为中用——音乐会歌剧《木兰诗篇》[J];剧作家;2009年04期
3 卜大炜;;有感于歌剧《木兰诗篇》在维也纳上演[J];歌剧;2008年11期
4 张瑾;;歌剧《木兰诗篇》艺术特色与文化理念[J];艺术科技;2014年02期
5 卜大炜;;歌剧《木兰诗篇》维也纳上演感言[J];中国音乐教育;2008年12期
6 顾娜;;新世纪经典代表歌剧《木兰诗篇》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演绎[J];北方音乐;2012年12期
7 杨t,
本文编号:1201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20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