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之路——何兆华、方红林一席谈
本文关键词:中国歌剧之路——何兆华、方红林一席谈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歌剧 新歌剧 《白毛女》 何兆 西洋歌剧 上海歌剧院 科学发声 《江姐》 演唱方法 时代风格
【摘要】:正渐进而曲折:歌剧进中国之路要谈歌剧在中国的发展,首先应提及中国歌剧的来源。方红林认为,我们当然是有我们自己的歌剧作品的,最早是以《白毛女》为代表的"新歌剧",崛起于上世纪40年代前期,呼应的是彼时烽火革命的时代背景。随后,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五六十年代,这一"新歌剧"得到确切发展,改称为"民
【分类号】:J822
【正文快照】: 渐进而曲折:歌剧进中国之路 要谈歌剧在中国的发展,首先应提及中国歌剧的来源。方红林认为,我们当然是有我们自己的歌剧作品的,最早是以《白毛女》为代表的“新歌剧”,崛起于上世纪40 年代前期,呼应的是彼时烽火革命的时代背景。随后,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五六十年代,这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佳;;中国歌剧中红色女性的形象塑造[J];民族音乐;2007年06期
2 余言;;2008中国歌剧论坛在京举行[J];中国戏剧;2009年01期
3 王祖皆;;让中国歌剧迎来明天的辉煌[J];人民音乐;2009年03期
4 蒋力;;“2008中国歌剧论坛”散记[J];人民音乐;2009年03期
5 金曼;;当代中国歌剧人的责任和使命[J];人民音乐;2009年03期
6 满新颖;;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歌剧遗存的历史问题[J];戏剧艺术;2009年04期
7 邱玉璞;;小议“中国歌剧”[J];人民音乐;2009年10期
8 马莎;;建国60年来中国歌剧的发展研究[J];南都学坛;2009年05期
9 黄奇石;;寂寞的歌剧探索者——陈紫《我毕生的追求——中国歌剧》读后[J];人民音乐;2009年12期
10 直庚;;中国歌剧的阵痛与反思——“2008中国歌剧论坛”纪实[J];歌剧;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士华;从芜杂的史迹中寻觅中国歌剧的足音[N];文艺报;2006年
2 万一;中国歌剧:“咏叹”世界还靠中国元素[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本报记者 赵忱;中国歌剧不甘寂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群生 专家 王祖皆 蒋力;研讨多元现状 振兴中国歌剧[N];中国信息报;2008年
5 江水;2008中国歌剧论坛在京举行[N];中华新闻报;2008年
6 王祖皆;齐心合力实现中国歌剧繁荣[N];音乐周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赵忱;未名湖见证中国歌剧的春天[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金曼;中国歌剧要有自己的品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李t$;中国歌剧走出去需创新传播方式[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文化部党组书记 部长 蔡武;全面促进中国歌剧艺术繁荣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2年
,本文编号:1290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29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