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良辰美景”闪耀伦敦舞台——新编《牡丹亭》片段推进中国戏曲海外交流

发布时间:2018-01-02 13:32

  本文关键词:“良辰美景”闪耀伦敦舞台——新编《牡丹亭》片段推进中国戏曲海外交流 出处:《新世纪剧坛》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牡丹亭》 戏剧节 环球剧院 中国戏曲 经典剧目 《奥赛罗》 国粹艺术 梅克 王延松 沈阳师范大学


【摘要】:正为纪念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闻名世界的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4月初邀请沈阳师范大学师生携汤显祖经典剧目《牡丹亭》片段,参演2016年萨姆·沃纳梅克国际戏剧节。这是继去年《奥赛罗》之后,沈师创编作品二度亮相伦敦。无论是去年的中国元素诠释莎翁名作,还是今年独具魅力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些作品均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戏剧之乡的观众,引起英国戏剧界与媒体的热情关注。何以连续两次获邀赴英伦演出?如何将中国国粹艺术
[Abstract]:To commemorate the 400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Tang Xianzu and Shakespeare, the world-famous Shakespeare Globe Theatre in London in early April invited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to bring Tang Xianzu's classic play "Peony Pavilion" with them. In 2016, Sam Vanameck performed at the International Drama Festival. This is the second appearance of Shen Shi's masterpiece in London since last year's Othello. Whether it's a Chinese interpretation of Shakespeare's masterpiece from last year. Or this year's unique charm of "such as flower beauty, like water flow," these works with their unique charm to conquer the drama of the township audience. Has aroused the enthusiastic attention of the British dramatists and the media. Why have they been invited to perform in England twice in a row? How to bring Chinese National Art
【作者单位】: 辽宁日报文化新闻部;
【分类号】:J892.6
【正文快照】: 为纪念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闻名世界的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4月初邀请沈阳师范大学师生携汤显祖经典剧目《牡丹亭》片段,参演2016年萨姆·沃纳梅克国际戏剧节。这是继去年《奥赛罗》之后,沈师创编作品二度亮相伦敦。无论是去年的中国元素诠释莎翁名作,还是今年独具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省民;;从传播学的角度观照《牡丹亭》的演出[J];艺术百家;2007年02期

2 仲平;看昆曲《牡丹亭》[J];戏剧报;1958年04期

3 晓方;;《牡丹亭》和《合影楼》应该改编为连环画吗[J];读书;1960年10期

4 陈多;略谈《牡丹亭》改编的“意趣”问题[J];上海戏剧;1982年05期

5 张庚;和上昆同志谈《牡丹亭》[J];戏剧报;1983年01期

6 夏写时;;谈《牡丹亭》的改编问题[J];戏剧艺术;1983年01期

7 蓝凡;《牡丹亭》的舞台时空处置[J];黄梅戏艺术;1987年01期

8 郭小男;挚情与梦幻——关于重排《牡丹亭》的导演报告[J];上海艺术家;1999年06期

9 谢拥军;;《牡丹亭》与明清女伶[J];励耘学刊(文学卷);2007年01期

10 范晓宁;面对经典……──观上海昆剧团之新版《牡丹亭》[J];中外文化交流;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薛静文;;至情至性杜丽娘 美轮美奂《牡丹亭》 小剧场青春话剧《牡丹亭》[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2 白先勇;单昕;;姹紫嫣红《牡丹亭》[A];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总第五十一辑)[C];2005年

3 李美恩;;板东玉三郎之《牡丹亭》[A];中国演员(2011年第1期总第19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涛;《牡丹亭》为何赢得青年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韩胜宝;苏州赶排中日版《牡丹亭》意欲亮相北京奥运会[N];人民政协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谢婧;电视剧《牡丹亭》合作拍摄签约仪式举行[N];抚州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金涛;看《牡丹亭》何以在当代上演“还魂记”[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记者 苏雁 通讯员 周倩茜;实景版《牡丹亭》梦回昆山[N];光明日报;2012年

6 廖奔;昆曲与青春版《牡丹亭》现象[N];人民日报;2007年

7 郭娟;《牡丹亭》:从昆曲到芭蕾[N];经济观察报;2008年

8 本报驻罗马记者 马赛;昆剧《牡丹亭》征服意大利观众[N];光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裕;上昆《牡丹亭》“险”中求精[N];文汇报;2003年

10 李国利;郭伯雄徐才厚观看舞剧《牡丹亭》[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孟聪;梅兰芳访美与青春版《牡丹亭》访美的比较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5年

2 汪惠;《牡丹亭》舞台传播相关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3 宦宗洁;昆曲《牡丹亭》表演艺术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3年

4 费泳;论《牡丹亭》的二度创作[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5 杨樨;《牡丹亭》的现代跨文化制作[D];苏州大学;2012年

6 陆涓;对昆剧《牡丹亭》多元发展现象的思考[D];天津音乐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369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369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6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