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与开新:新时期黄梅戏的生存策略
本文关键词:固本与开新:新时期黄梅戏的生存策略 出处:《戏曲艺术》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固本与开新是黄梅戏走向成熟、步入辉煌的重要原因,也是黄梅戏的优良传统,新时期黄梅戏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在如何处理固本与开新的关系上,致力于现代化探索的新时期黄梅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固本是开新的前提,拒绝固本的"开新",必然走偏,最终导致黄梅戏变质;固本与开新互涉互渗,"旧的"可以在"新的"之中延续,"新的"可以通过提升当下性来保持"旧的","新"与"旧"互涉互渗的矛盾统一体才是富有生命力的;固本与开新不可偏废,拒绝开新的"固本",只能是墨守成规,必然导致黄梅戏脱离时代,脱离群众,日渐枯萎,最终被历史淘汰。
[Abstract]:This is a new solid and Huangmei mature, into the glorious tradition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but also the new era of Huangmei Opera, Huangmei inherited this tradition. On how to deal with consolidation and new relationships, committed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ew period Huangmei provides reference experience: the open the new premises, the firm refused to "new" will inevitably go astray, resulting in Huangmei metamorphism; consolidation and new mutual infiltration, the "old" can continue in the "new", "new" can enhance the current to maintain the "old" and "new" with the "old" mutual contradiction and mutual infiltration is full of vitality; consolidation and innovation can not be neglected, refused to open a new "solid", only is rigid,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Huangmei from the era, from the masses, gradually wither away, eventually eliminated by history.
【作者单位】: 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固本与开新是20世纪50年代黄梅戏“梅开一度”——亦即严凤英、王少舫时代所开创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黄梅戏的生存策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梅戏迎来“梅开二度”的新辉煌,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们又在固本与开新上有新的建树。固本主要着眼于传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茂松;经典剧目也需与时俱进[J];黄梅戏艺术;2003年03期
2 白榕;此恨绵绵无绝期——大型黄梅戏《长恨歌》观摩札记[J];黄梅戏艺术;2003年04期
3 张福春;;戏曲革新三题[J];戏剧艺术;198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陆娟;;论黄梅戏中舞蹈语汇的来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陆娟;;论黄梅戏舞蹈语言的特点[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5年03期
3 陆娟;;论黄梅戏舞蹈之美[J];宿州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人元;伟大而艰巨的戏曲现代化进程——纪念毛泽东“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题词发表50周年[J];戏曲艺术;2001年04期
2 郭汉城;;现代戏是中国戏曲现代化最后的试金石[J];戏剧文学;2006年01期
3 艾立中;;二十世纪戏曲现代化新论[J];戏剧文学;2008年10期
4 陶秀珍;;戏曲现代化初探[J];中国市场;2011年22期
5 惠雁冰;宋剑华;;从“延安戏改”到“样板戏”——传统戏曲现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一种结构性关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9期
6 龚和德;双向逆反中的多样化——谈戏曲现代化的艺术形态[J];戏剧报;1987年02期
7 了然公;;戏曲现代化之忧思[J];戏剧文学;1991年Z1期
8 廖全京;《山杠爷》与戏曲现代化[J];四川戏剧;1995年05期
9 王安祈;;戏曲现代化风潮下的逆向思考——从两岸创新剧作概况谈起[J];中华戏曲;1998年00期
10 沈捷;戏曲现代化的有益尝试——简评青春京歌剧《网络恋曲》[J];戏文;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世雄;;学习田汉论述,正确处理戏曲现代化与大众化的关系[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郭光宇 ;现代戏不等于戏曲现代化[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智联忠;硕果累累:戏曲现代化的积极探索[N];中国艺术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杨雪;纪念戏曲现代化最早的理论家和实践者[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王厐明;戏曲现代化的成功范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本文编号:1383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38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