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世纪以来的喜剧创作
本文关键词:浅议新世纪以来的喜剧创作 出处:《戏剧文学》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世纪以来,喜剧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观众群体的年轻化以及民间力量的进入改变了整个话剧生态,喜剧以其平民本位,成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争夺文化话语权的舞台,这些力量,共同促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喜剧异常繁荣与复杂的局面。
[Abstract]:Since the new centur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omedy. The audience of younger and folk power into changed the whole drama comedy ecology, with its civilian standard, become the popular culture and elite culture for the cultural discourse of the stage, these forces contributed to the new century Chinese, abnormal prosperity and complicated situation comed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824
【正文快照】: 文化学者周宪在1997年已经断言了喜剧时代的到来1,而董健则在《迈入21世纪的中国戏剧》一文中表达了对这个喜剧时代的期待:“在新一代人的世界观里,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心目中,悲剧(与英雄崇拜有关,与充满敬畏的崇高感相联系)的本质与意义将占不到什么地位,而喜剧(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健;迈入21世纪的中国戏剧[J];南方文坛;200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珊;2005年以来中国商业话剧泛喜剧化现象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颖;;电脑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农迎春;;消费时代国产电视剧与原著的通俗化合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3 杨秀敏;张福永;;技术、媒介、流行音乐——大众文化下我国流行音乐新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4 谭艺方;;网络传播对审美文化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5 李贺;;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6 曲瑞华,李润杰;全球化的文化意蕴与文化选择[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7 黄式宪;银幕之华:本土创新与电影审美的多极均势(上)——略论全球化语境里新一代电影的美学求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萧盈盈;;军事题材电视剧形象塑造的突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杜剑峰;从王朔到冯小刚——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审美流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蔡洞峰;;论美育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翔;;电视体验化传播——从节目形态到社会文化表征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玳Z{;;消费时代大众传媒的审美文化特质和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勇;;文化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兼论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三次转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吴浪平;;原创:关于中国文论建设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5 张殿元;;广告文化消费至上观的价值批判[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杨新宇;;消费文化视域下的话剧市场热点剖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黄式宪;;与世界对话:华语电影跨界的历史性荣耀与当下生存焦虑[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黄式宪;;镜像与诗学:中国新生代电影的探索之旅[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罗梅;;技术与传统:全球化语境中怒江傈僳族民歌传承的变化[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10 张殿元;;“非发展型发展”:发展传播学视野中的国际广告[A];转型·创新·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张勇;反抗压抑与消解神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小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散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巫洪亮;“十七年”诗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艳艳;人体在广告摄影中的应用及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永来;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6 尹捷;消费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唐静;“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万维玮;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新革命历史小说[D];南昌大学;2010年
9 史修竹;五味调和的审美功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吴钰琼;中国大陆男性时尚杂志(电子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华;;交往时代的文学基本特征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近年来受到热烈追捧的网络小说作品为中心[J];当代文坛;2010年04期
2 徐英子;论我国戏剧演出的商业化运作[J];当代戏剧;2001年05期
3 桂青山;喜剧的品格与类型[J];电影创作;1999年02期
4 温德朝;;戏仿:喜剧电影叙事的后现代策略[J];电影文学;2008年05期
5 潘永辉;;从喜剧到搞笑——当代中国娱乐文化缩略图[J];电影评介;2006年15期
6 王惠民;;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类型复制模式初探[J];电影评介;2010年06期
7 许乐;;港式喜剧,一笑而过[J];电影艺术;2007年04期
8 张柱林;神圣的游戏——当代小说中的讽刺、戏仿和反讽[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闫广林;;西方幽默精神的现代转捩[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潘智彪;论喜剧笑的情感结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屈菲;东北喜剧小品及其文化意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洁茹;简论中国喜剧电影百年审美风格演变与新世纪的发展特质[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金良;;美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及特点[J];青年文学家;2012年06期
2 赵蕾;;翻拍电影的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12年13期
3 张宏;;从艺术“接地气”说开去[J];艺术学界;2013年01期
4 安德烈·麦迪逊,庞璃;“俄国革命的镜子”的反映论的沉思——并非仅仅关于列宁和托尔斯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祝志春;;博弈:消费时代的文化症状[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1期
6 周乐;;以电影和音乐看艺术与艺术品的界定[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年05期
7 张路平;;浅析小沈阳如何成功蹿红[J];大舞台;2010年10期
8 王菲菲;;转型时期的电视剧研究[J];作家;2008年18期
9 朱丽丽;;群众舞蹈对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35期
10 陆道夫;英美两国文化研究论争焦点评析[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潘欣敏;;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刘谦“魔术热”现象思考[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晓飞;都市生活与文化记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康杰;中国微电影艺术探索[D];郑州大学;2014年
2 何静;禁锢的灵魂[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范本勤;“东道西器”的困境[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4 苗宝宝;狂欢与对话:论我国新世纪的自嘲现象[D];青岛大学;2014年
5 金鑫;当代时装摄影“中性”潮流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6 金宗静;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审美文化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00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0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