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传统武术在川剧中的美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10:12

  本文关键词:传统武术在川剧中的美学探究 出处:《四川戏剧》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武术 川剧 美学 探究


【摘要】:武术与戏剧都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提炼,传统武术对于戏剧的影响甚深。川剧中到处都闪现着传统武术美的身影,传统武术赋予川剧一种美的灵魂。本文从川剧中传统武术的最初表象——架式与手法入手,逐步揭示川剧之中的传统武术形诸于外、蕴蓄于内的美学内涵与美学气韵,同时也向读者展示川剧之中的传统武术的美学精魂。
[Abstract]:Martial arts and drama are derived from people's extraction of lif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have a deep impact on drama. Sichuan opera is full of beauty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raditional Wushu endows Sichuan Opera with a kind of beautiful soul.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initial appearance and technique of traditional Wushu in Sichuan Opera, and gradually reveals that the traditional Wushu in Sichuan Opera is outsid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shows the aesthetic soul of traditional Wushu in Sichuan Opera.
【作者单位】: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安全保卫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指挥战术系;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传统武术虽然起源于战斗中的格斗,但是武术的为川剧撑起了武戏锵铿的骨架,成为川剧武戏中的一功用不仅仅局限于技击与竞技,武术还兼具较道壮美的脊梁,这道壮美的脊梁是如此的恢弘,为整强的健身、娱乐、教育、文化、演艺等诸多功能,深部武戏增添了壮采磅礴的乐章。受传统武术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振勇;;川戏剧中的巴蜀武术文化管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孙永武,于华;浅谈武术与中国戏剧艺术的相互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王剑春;中国武术与戏剧相结合的初探──关于武术(话)剧的构想[J];戏剧;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温文;武术与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J];湖北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2 张亚君;;民族传统体育与戏曲发展异同论[J];湖北体育科技;2014年06期

3 乔超;;对中国武术全球化发展的冷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0年07期

4 林家铭;;武术对传统戏曲、舞蹈艺术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05期

5 王丽娜;;从文化学角度探析武术与京剧之关系[J];搏击.武术科学;2007年06期

6 任津橘;田文林;;戏曲对我国传统武术发展及演变的影响[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0年02期

7 郭瑞青;;传统戏曲与武术关系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戏剧文学;2014年05期

8 田梦艺;;2013年中国大学生武术“竞艺”大赛赛事分析[J];运动;2014年2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本升;关于中国武术与军事、艺术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珍;传统武术套路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舒献忠;文化同源: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樊艺勇;中华团体武术表演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焦春晖;武术与安顺地戏的相互影响与启示[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路垎垎;史论民间武术价值功能的嬗变[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7 潘丹丹;徽州武术分布现状及文化特征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王甫;功夫片中武打动作的艺术呈现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崔乐泉;武术与我国传统的戏曲文化[J];体育文史;1990年03期

2 鲍文锋;古代戏曲民俗与中国戏剧的渊源──中国艺术和审美意识发生的民俗思考之一[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定欧;致力于川剧艺术文化底蕴的开掘──《川剧剧目辞典》编后[J];中国戏剧;2001年05期

2 陈培仲;喜读《川剧之光》[J];中国戏剧;2001年08期

3 于一;振兴川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J];四川戏剧;2002年01期

4 姜乃辰;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川剧《好女人坏女人》二三感受[J];四川戏剧;2002年01期

5 周企旭;与时俱进 科学振兴——对“振兴川剧”的再认识[J];四川戏剧;2002年02期

6 鄢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振兴川剧——与著名川剧演员田蔓莎一席谈[J];四川戏剧;2002年02期

7 林琳 ,秦f^;川剧艺术资料的挖掘与馆藏实践[J];四川戏剧;2002年02期

8 鄢然 ,林琳;五月里川剧花开红艳艳——“第二届中国川剧节暨纪念振兴川剧20周年系列活动”巡礼[J];四川戏剧;2002年04期

9 严福昌;“振兴川剧”随感三则[J];四川戏剧;2002年04期

10 郭宪伟;川剧的一方沃土——南充振兴川剧20年回顾[J];四川戏剧;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文乾;;川剧现代戏印象及其他[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2 杜建华;;川剧硕士 艺高德美——记川剧梅花奖获得者、第一位川剧硕士肖德美[A];中国演员(2009年第5期总第11期)[C];2009年

3 ;青年川剧表演艺术家刘世虎[A];中国演员(2010年第2期总第14期)[C];2010年

4 刘德君;;四川省市、县级川剧院团生存现状调查 川剧的保护与传承之我见[A];中国演员:2013年第6期(总第36期)[C];2013年

5 刘德君;;从川剧现状谈地方院团生存发展空间的拓展[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6 雷音;;与时俱进努力促进川剧的传承发展[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7 刘德君;;从川剧现状探索地方戏的生存发展[A];中国演员(2010年第5期总第17期)[C];2010年

8 肖得美;;浅谈川剧小生的表演艺术特点[A];中国演员(2009年第3期总第9期)[C];2009年

9 刘德君;;纪念“延座讲话”发表71周年 川剧名家名团展演在绵阳[A];中国演员:2013年第3期(总第33期)[C];2013年

10 胡芝风;;重庆川剧学会为李奎光先生举办从艺七十周年暨八十华诞纪念活动[A];中国演员(2008年第2期总第2期)[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干德明;“中国川剧网”让川剧插上翅膀[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干德明;纪念振兴川剧25周年[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本报驻四川记者  江永长;让川剧焕发长久艺术魅力[N];中国艺术报;2006年

4 舒适;川剧上网——传统与时尚的碰撞[N];大众科技报;2007年

5 张珏娟;振兴川剧必须坚持不懈[N];四川日报;2006年

6 张珏娟;川剧之乡 川剧招生何其难[N];四川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珏娟 何茜 实习生 张颖媛;民营川剧团:舞台越演才越大[N];四川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陈四四邋张珏娟;未来川剧预谋“变脸”[N];四川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杨蕾;振兴川剧 任重道远[N];四川政协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珏娟邋实习生 王文华;1:2川剧大专招生红火[N];四川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军娅;论川剧艺术的喜剧特征[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2 高翔;川剧在中小学校的传承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鲁旺;基于影视媒介分析的川剧影视剧传播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4 李秀明;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D];兰州大学;2011年

5 王伟丽;从歌剧《图兰朵》到川剧《杜兰朵》的声乐文化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贾春花;川剧音乐形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孜;川剧名家晓艇的表演艺术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3年

8 张亚伟;两个金子形象:川剧表演和话剧表演的不同塑造[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9 税雪;川剧《金子》对川剧高腔曲牌和四川民歌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刘武宜;光与影的别样言说:川剧的影像表达[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04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04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2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