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红高粱》漫议
本文关键词:晋剧《红高粱》漫议 出处:《艺术评论》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红高粱》 山西省晋剧院 余占鳌 莫言小说 主题定位 改编者 思想道德体系 民族大义 高粱红了 道德品质
【摘要】:正一、晋剧《红高粱》的成就山西省晋剧院改编演出晋剧版《红高粱》之前,已有电影、电视剧、舞剧、戏曲等多种版本的《红高粱》问世。晋剧《红高粱》与莫言小说原著比较一致,有许多成功之处,至少在时代性和民族性这两个方面有自己的特点,表达了创作团队的艺术追求。晋剧《红高粱》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它的主题定位于农民抗战,与某些其他版本相较,立意更加明确。让农民抗日这条主线贯穿全剧,有
[Abstract]:Just one, Jin drama "Red Sorghum" achievements Shanxi Shanxi Shanxi Jin Opera Yuan adaptation of the Jin Opera version of "Red Sorghum" before there have been movies, TV dramas, dance plays. Drama and other versions of "Red Sorghum" came out. Jin Opera "Red Sorghum" and Mo Yan's original novel more consistent, there are many successes, at least in the era and nationality of these two aspect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Expressed the artistic pursuit of the creative team. Jin drama "Red Sorghum" of the time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its theme positioning in the peasant war, compared with some other versions. Let the main line of peasants' resistance to Japan run through the whole play.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会;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一、晋剧《红高粱》的成就山西省晋剧院改编演出晋剧版《红高粱》之前,已有电影、电视剧、舞剧、戏曲等多种版本的《红高粱》问世。晋剧《红高粱》与莫言小说原著比较一致,有许多成功之处,至少在时代性和民族性这两个方面有自己的特点,表达了创作团队的艺术追求。晋剧《红高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敏;;从“人”到“族”新读《红高粱》[J];四川戏剧;2006年06期
2 肖敏;;生命之源 鸿蒙之初——从“人”到“族”重读《红高粱》[J];电影文学;2007年02期
3 王一川;;《红高粱》的忘年兄弟[J];电影艺术;2011年02期
4 王猛;;对电影《红高粱》色彩张力的分析[J];大舞台;2013年04期
5 潘新宁;《红高粱》的失误及其原因[J];文艺争鸣;1987年05期
6 刘鸿庥;;《红高粱》:贵阳大专师生议论热点[J];电影评介;1988年07期
7 谭好哲;;《红高粱》阐释:理想与反思[J];电影评介;1988年08期
8 罗北凡;;谁说叫好必不上座——《红高粱》上座引起的思索[J];电影评介;1988年08期
9 ;中学生看《红高粱》[J];电影评介;1988年09期
10 安可;;关于电影《红高粱》的对话[J];党的建设;198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一川;;养神还是养眼:文学与电影之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4期(总第198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为忠;《红高粱》为啥有“甄[味”[N];解放日报;2014年
2 李sパ,
本文编号:1415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1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