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新时期吉剧发展繁荣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8-01-19 05:36

  本文关键词: 新时期 吉剧 亟待解决 二人转 地域文化 艺术形式 吉林省 戏曲 作品 形式美 出处:《戏剧文学》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吉林是一片色彩斑斓的土地,这里不仅有漫野的青纱帐,这里更有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二人转以其火爆热辣的风格,上接青天下接地气,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1958年,周总理提出了东北应该有自己的戏曲剧种,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1959年初,吉林省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创建了吉剧。"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基于这十六字方针,吉剧从二人转母体中脱颖而出。好花结好果,好秧结好瓜,吸吮着二人
[Abstract]:Jilin is a colorful land, there are not only the wild green gauze here, but also the art form that the audience would like to see. The two people turn to its hot style, followed by the green sky and easy access. In 1958, Premier Zhou proposed that the Northeast should have its own opera drama to enrich the people's cultural life. Jilin Province in the northeast on the basis of the creation of the Jiju drama. "not away from the base, picking all the flowers, fusion and extraction, to form a family," based on these 16 words, Jiju drama from the mother of the two people to stand out from the body. Good flowers and good fruit. Good seedling, good melon, sucking two people
【作者单位】: 白城市戏剧创作中心;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吉林是一片色彩斑斓的土地,这里不仅有漫野的青纱帐,这里更有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二人转以其火爆热辣的风格,上接青天下接地气,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1958年,周总理提出了东北应该有自己的戏曲剧种,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1959年初,吉林省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创建了吉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肯;;我这样想……[J];戏剧文学;1988年05期

2 张希玲,耿家林;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的地域文化认识价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6期

3 白芷;;走出困境需要勇气智慧和韧劲——对实验吉剧《新马前泼水》排演历程的思考[J];戏剧文学;2001年05期

4 王木箫;;吉剧的丑角艺术——一个被忽略的话题[J];戏剧文学;2001年03期

5 李改;;走向新的人物和新的世界[J];戏剧文学;1992年10期

6 孙艳红;传承与提升——二人转的地域文化价值与影视艺术[J];戏剧文学;2005年03期

7 崔凯;;还二人转一个真实的身份——谈二人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戏剧文学;2011年01期

8 耿瑛;;艺海良友 转坛寿星[J];曲艺;2011年04期

9 张永全;;东北二人转艺术论[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0年09期

10 王学谦;;二人转及其市场化的合理性[J];戏剧文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平;;京剧的发展在于创新——青岛京剧院新时期创新回顾[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2 林毓熙;;精品催生与精品积累——广西新时期优秀剧目展演观感[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3 王岩;李虹;;狂欢的剧场魅力 活水的民间源头——长春民营二人转艺术院团演剧现象分析报告[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4 闻玉智;;黑龙江省地域音乐的构成与传播走势——兼评《秋天的二人转》的创新探索[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5 关燕妮;;东北的二人转艺术[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6 朱雪艳;董海潮;;新时期黑龙江戏剧——改革开放激发的一道艺苑风景[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7 赵军;;努力探索新时期中小学影视教育新路子[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8 娅菲;;血与火中的青春风采——论新时期革命历史剧人物形象塑造[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强;;由二人转的变形谈民间文艺产业的与时俱进[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文敏;;地方电视开掘地域文化的意义拷问[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宇清;二人传:俗而不脏是正道[N];黑龙江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徐冠一;一唱三叹二人转[N];吉林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王文郁;二人转从东北转向全国[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4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施维 嘉宾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 吴文科;“二人转”:不能只唱生意经[N];农民日报;2009年

5 王学谦;二人转:俗文化的生命力[N];吉林日报;2009年

6 柳丝丝;“二人转”也要“与时俱进”[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林 笛;“二人转”要往哪里“转”[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赵珊;“刘老根”进军北京咋就这么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绿色二人转”进京[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崔明祥;“二人转”转向何方[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灵;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谢晓霞;新时期以来电影中的底层形象与现实主义问题[D];厦门大学;2007年

3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徐薇;自我、角色与乡土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孙红侠;二人转戏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赵淑梅;论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D];吉林大学;2010年

7 袁智忠;新时期影视作品道德价值取向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杨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徐文正;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10 崔银河;生命形态与地域文化之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侃;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民族化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张凌燕;转型与突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宇华;论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民族化追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舒媛媛;中国新时期电视纪录片的美学进展[D];苏州大学;2004年

5 郑阳;论新时期农村题材的获奖影片[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丁礼宁;论新时期国内导演对易卜生戏剧作品的现代性诠释[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7 周晓岚;启承与变革——论新时期以来大陆伦理片的发展与演变[D];复旦大学;2009年

8 王郁松;新时期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卢红丹;绵延与显现:新时期以来电影音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刘宇新;空洞的能指[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42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42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2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