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与美学视域中的戏曲研究——戏曲史论家郑传寅教授访谈
本文关键词: 戏曲研究 戏曲学 郑传 文化政治 中国传统文化 论家 古典戏曲 审美特征 艺术个性 教授访谈 出处:《四川戏剧》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作者:郑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这次学术采访,我们想把这次采访的主题确定为"文化学与美学视域中的戏曲研究",不知道您是否同意?郑传寅:这个主题很好。我是从上世纪80年开始进入戏曲研究的,但并非只是研究戏曲文本,而是主要从文化学和美学角度切入戏曲的研究。因为把戏曲艺术放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之中进行整体观照,这样更能凸显戏曲的艺术个性、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作者:上世纪80年代,比较热门的是诗歌、
[Abstract]:The author : Hello !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accepting this academic interview . We want to determine the subject of this interview as a " drama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and aesthetics " . I don ' t know if you agree ? Zheng Ziyin : This theme is very good . I have made a whole obser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aesthetics , so that it can highlight the artistic personality ,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value of the opera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分类号】:J809.1
【正文快照】: 作者:郑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这次学术采访,我们想把这次采访的主题确定为“文化学与美学视域中的戏曲研究”,不知道您是否同意?郑传寅:这个主题很好。我是从上世纪80年开始进入戏曲研究的,但并非只是研究戏曲文本,而是主要从文化学和美学角度切入戏曲的研究。因为把戏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伟明;郑振铎与20世纪戏曲研究格局的形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曹广涛;;文化距离与英语国家的中国戏曲研究[J];理论月刊;2007年08期
3 邓绍基;;关于戏曲研究“基本建设”的卓见——读吴晓铃先生《我研究戏曲的方法》[J];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01期
4 曾永义;;戏曲研究的几个关键性问题[J];福建艺术;2009年02期
5 ;投稿须知[J];戏曲艺术;2010年02期
6 ;投稿须知[J];戏曲艺术;2011年01期
7 ;投稿须知[J];戏曲艺术;2011年02期
8 廖明君;陈友峰;;戏曲研究的学术思考——陈友峰博士访谈录[J];民族艺术;2011年01期
9 ;投稿须知[J];戏曲艺术;2011年03期
10 ;投稿须知[J];戏曲艺术;201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蒲波;多角度思维启发的清代宫廷戏曲研究[N];中国艺术报;2014年
2 杨雪;构建戏曲研究的新理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记者 丁杨;台湾戏曲研究泰斗曾永义在北京与同行畅叙戏曲研究甘苦[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鲁大智;古典戏曲研究如何走出“门前冷落”的境地[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实习记者 张薇;中国戏曲研究中心成立[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薇;当代戏曲研究离舞台实践有多远[N];中国艺术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吴楠 王广禄;让深入民间成为一种习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李春耕 郝伟;筚路蓝缕勤耕耘 戏曲研究创新路[N];山西日报;2006年
9 袁慧琴;从这里开始 与天下共鸣[N];中国教育报;2013年
10 记者 杨胜生;布景简单 情节动人[N];中国文化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国章;补恨戏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一帆;吴炳戏曲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石莉;男权语境中的“四大美女”戏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邵丹丹;古代介子推题材戏曲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51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5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