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从普契尼歌剧艺术特点看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特征

发布时间:2018-01-23 19:30

  本文关键词: 普契尼歌剧 艺术特点 真实主义 主要特征 出处:《大舞台》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吉亚卡摩·普契尼是现代意大利歌剧艺术的代表人,也是"真实主义"歌剧类型的践行者。普契尼的歌剧作品整体呈现出鲜活细腻的人物塑造、紧凑曲折的剧情推进以及真挚深切的主题表达等艺术特点。这种鲜明突出的艺术特点也充分阐释了"真实主义"歌剧类型的主要特征。本文以普契尼的系列歌剧为鉴赏对象,从人物塑造、剧情设定以及主题抒发三个方面来分析"真实主义"歌剧类型的艺术特征。
[Abstract]:Giacamo Puccini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Italian opera art, but also the "reality" of the type of opera practitioners. Puccini's opera works as a whole show fresh and delicate characterization. The compact and tortuous plot and the sincere and deep expression of the theme and other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This distinctiv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lso fully explained the "truthfulness." This article takes Puccini's series of operas as the object of appreci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realism" opera from three aspects: character shaping, plot setting and theme expression.
【作者单位】: 菏泽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832
【正文快照】: “真实主义”是19世纪末兴起于意大利西南部并滋蔓于西欧大部的艺术思潮,其吸收秉承了现代欧洲文学的自然主义写实理念与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对于意大利本土的歌剧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催生出了普契尼、马斯卡尼、列昂卡瓦罗等一大批“真实主义”的杰出代表,其中尤以普契尼歌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康宁;;浅谈真实主义歌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才智;2012年36期

2 曹驰;李坤霞;;普契尼歌剧作品的风格与特点[J];青春岁月;2013年09期

3 杨娟娟;;普契尼歌剧中的女性角色分析[J];艺术教育;2013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樊其光;普契尼歌剧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唱处理[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艳;;从“咪咪”看普契尼的创作风格[J];剧影月报;2008年03期

2 胡越菲;;贾科莫·普契尼:歌剧界的泰斗[J];音乐爱好者;2008年08期

3 卞祖善;;《图兰多》的中国缘[J];音乐爱好者;2009年01期

4 王弦;;谈普契尼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J];歌海;2005年06期

5 崎清;马骏;;普契尼歌剧中的“十四钗”(二)[J];歌剧;2007年04期

6 杨燕迪;;《图兰朵》的中国版解谜[J];人民音乐;2008年04期

7 卞祖善;;《图兰朵》与《茉莉花》 纪念普契尼诞辰150周年[J];视听技术;2008年12期

8 吴婷;史洁;;浅析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特》及两首女高音咏叹调[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9 任海杰;;《托斯卡》:戏剧得惊心动魄[J];歌剧;2010年10期

10 詹怡秋;;浅谈普契尼笔下的情感型女性[J];大家;2011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琳;国内外专家盛赞国家大剧院版《图兰朵》[N];光明日报;2008年

2 周舒;公主的“第一滴眼泪”与中国天使[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壬雯;是普契尼的,是意大利的,更是中国的 是高广健的,是郝维亚的,是陈薪伊的[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杨燕迪;试解《图兰朵》之谜[N];文汇报;2008年

5 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今夜无人入睡:国家大剧院“唱响”歌剧艺术展[N];中国文物报;2009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石岳文;文化交流舞台上的年轻老兵[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柏玉华;歌剧《图兰朵》回访埃及的启示[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幸亏普契尼没写[N];文汇报;2002年

9 应妮;“中国造”歌剧《图兰朵》3月全球首演[N];人民政协报;2008年

10 费斌;《乡村骑士》到北京[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屠艳;亚纳切克的歌剧《卡佳·卡巴诺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解读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中国元素”[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周悦;论普契尼歌剧《贾尼·斯基基》中各角色的形象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黎黎;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的角色分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4 冷静;普契尼歌剧中的东方元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尚燕;普契尼歌剧咏叹调中女性形象的塑造[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6 陈春华;论普契尼歌剧中凋零的“女人花”[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7 王燕丽;论普契尼歌剧的悲剧人物形象塑造[D];山西大学;2011年

8 李亚丹;普契尼歌剧中的女性角色探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9 程秀丽;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剧本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于力乙;东方元素在普契尼歌剧中的渗透[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58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58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2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