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二人转演唱朱元璋故事的剧目五种——二人转传统剧目流变考证

发布时间:2018-02-03 15:32

  本文关键词: 朱元璋 二人转 传统剧目 创作手法 故事 洪武 考证 明朝 拉场戏 传说 出处:《戏剧文学》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在二人转传统剧目中,演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帝王故事的剧目共有五种。分别是拉场戏《挂画》(又名《朱洪武挂画》)、二人转《老牛钻山》(又名《朱元璋放牛》)、《小封宫》(又名《朱洪武放牛》)、《游武庙》(又名《游古庙》)和《庆功楼》。纵观二人转传统剧目,演叙历代帝王故事传说的剧目有多种,但一家有五个段子的还为数不多。而且,演唱朱元璋的剧目的创作手法,与演唱其他帝王的剧目在创作手法上还略有差异。为了说清朱元璋每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repertoire of the two people, there are five kinds of plays that sang the story of Emperor Zhu Yuanzhang of the Ming Dynasty from raising cattle babies to emperors. They were called "hanging paintings" (also known as "Zhu Hongwu hanging paintings"). Errenzhuan "Old cattle drill into the Mountain" (also known as "Zhu Yuanzhang's cattle"), "Xiao Feng Gong" (also known as "Zhu Hongwu's cattle"), "Youwu Temple" (also known as "the Ancient Temple") and "Qinggong Lou".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plays about the stories and legends of emperors in the past dynasties, but there are not many in a family with five plays. Moreover, the creative methods of singing Zhu Yuanzhang's plays. There is also a sl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pertoire and the repertoire of other emperors.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在二人转传统剧目中,演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帝王故事的剧目共有五种。分别是拉场戏《挂画》(又名《朱洪武挂画》)、二人转《老牛钻山》(又名《朱元璋放牛》)、《小封宫》(又名《朱洪武放牛》)、《游武庙》(又名《游古庙》)和《庆功楼》。纵观二人转传统剧目,演叙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景春;;别具一格的“卖派篇”:《马寡妇开店》——二人转传统剧目流变考证[J];戏剧文学;2011年05期

2 王兆一;货换货 两家乐[J];戏剧文学;1996年09期

3 白小叶;马皇后吕丽萍VS朱皇帝唐国强[J];文化时空;2003年08期

4 苏景春;;锤炼百年的《小拜年》——二人转传统剧目流变考证[J];戏剧文学;2011年01期

5 关德富 ,李改;谈吉剧的群众基础和时代精神[J];文艺研究;1983年06期

6 曾祥明;;川剧舞台上的“二人转”[J];四川戏剧;1989年03期

7 刘邦厚;生机勃发的黑土艺术——二人转[J];中国戏剧;1992年05期

8 顾聆森;;沈万三与昆剧《聚宝盆》[J];苏州杂志;2003年03期

9 关音光 ,王木箫 ,姜学君;绚丽多姿的吉林地方艺术之花——吉林省二人转、吉剧、满族新城戏和延边歌舞调研报告[J];戏剧文学;2005年05期

10 龚金平;;融于电视语言中的震撼与思考——浅评电视剧《朱元璋》[J];中国电视;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岩;李虹;;狂欢的剧场魅力 活水的民间源头——长春民营二人转艺术院团演剧现象分析报告[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2 闻玉智;;黑龙江省地域音乐的构成与传播走势——兼评《秋天的二人转》的创新探索[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3 关燕妮;;东北的二人转艺术[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4 刘强;;由二人转的变形谈民间文艺产业的与时俱进[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卢晓侠;;在乡土与都市间游移——东北民俗喜剧当代文化选择的诗学阐释[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建设;;从淮河流域灾害看“五花”艺术的形成[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伯昭;;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创新[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傅谨;;回归传统与思想解放——新时期三十年中国戏剧的发展主线[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9 陈孝英;;赵本山与中国小品热[A];“首届全国喜剧小品探索与争鸣研讨会”专辑[C];2003年

10 胡金兆;;略谈北京当代戏剧[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佳丽;敢问路在何方[N];大庆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杜洁芳;二人转转晕了吗[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宋莉;吉林二人转:东北地域民间艺术的奇葩[N];长春日报;2006年

4 久泰平;“二人转”咋不能表现正面人物[N];长春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赵宇清;二人传:俗而不脏是正道[N];黑龙江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徐冠一;一唱三叹二人转[N];吉林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王文郁;二人转从东北转向全国[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8 国家玮;二人转研究的工具书问题[N];吉林日报;2008年

9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施维 嘉宾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 吴文科;“二人转”:不能只唱生意经[N];农民日报;2009年

10 王学谦;二人转:俗文化的生命力[N];吉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徐薇;自我、角色与乡土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孙红侠;二人转戏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刘艳卉;上海淮剧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5 潘妍娜;“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杨宝春;《琵琶记》的场上演变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7 朱俊玲;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孔培培;从拉魂腔到柳琴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柯凡;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赵先政;汉剧传承发展与保护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玲;二人转的调查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颖;“二人转”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孟佳林;二人转传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露莹;基于新媒体平台电视二人转的叙事结构和表现形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畅;从精神分析美学角度对二人转的阐释和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思言;探析东北民俗文化对二人转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宛冬;东北“二人转”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周晶;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二人转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任佳颖;二人转艺术的审美特征[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鑫宇;当代二人转审美特征与流变[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87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87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4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