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戏曲理论贡献初探
本文选题:戏曲理论 切入点:国剧学会 出处:《戏曲研究》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梅兰芳大师一生从事京、昆表演,对戏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梳理评述他对戏曲的理论贡献。梅大师进行一系列创作演出之后,1931年与余叔岩、齐如山等组建了北平国剧学会,着手研究京剧。其研究看法,可得知于《剧学月刊述概》阐明之宗旨:"一、本科学之精神,对于新旧彷徨、中西糅杂之剧界病象、疑难问题,谋得适当之解决。二、用科学方法,研
[Abstract]:Is master Mei Lanfang life in Beijing, Kunming performances of opera contributions in many aspects, this paper comments on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opera theory. After a series of Mei master creation show, 1931 and Yu Shuyan, Qi Rushan founded the Peking Opera Institute, Beijing to study drama. The research views can be learned on purpose < > the theatre monthly almost clarify them: "a spirit of science, for new and old problems and hesitation, mix the drama circle, like, get proper solution. Two, using scientific methods,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梅兰芳纪念馆;
【分类号】:J8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忠阁;元代戏曲理论中的“娱乐”说[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2 徐菊;;戏曲理论中“本色”之演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胡天成;拓展戏曲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J];艺术百家;1989年01期
4 杜卫;背景·参照系——戏曲理论研究方法论二题[J];艺术百家;1989年03期
5 茵;;对戏曲理论现状的几点思考[J];戏剧艺术;1992年01期
6 罗斯宁;清代广东曲家梁廷楠的戏曲理论[J];学术研究;1996年12期
7 徐振贵;进一步研究我国自己的戏曲理论体系[J];上海戏剧;2004年10期
8 柯凡;;中国戏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J];中国戏剧;2009年12期
9 ;第五届中国(海宁)·王国维戏曲论文奖征稿启事[J];戏曲艺术;2010年02期
10 沈达人;;郭汉城戏曲理论的深刻性[J];中国戏剧;201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和平邋实习生 张莹;全国政协就戏曲理论研究来鄂考察[N];湖北日报;2008年
2 沈梅;也谈戏曲理论研究误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刘茜;建构民族特色的中国戏曲理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张薇;戏曲理论研究:与舞台实践同行的30年[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记者 周玉宁;中外专家学者研讨中国戏曲理论[N];文艺报;2009年
6 秦华生;中国戏曲理论建设30年[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戏曲艺术》编辑部主任 陈友峰;浅谈戏曲理论研究的创新[N];中国艺术报;2008年
8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徐振贵;建立健全我国话语的戏曲理论体系[N];光明日报;2005年
9 天津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万镜明;历史工程 蔚为大观[N];人民政协报;2002年
10 徐振贵;建立中国话语的戏曲理论体系[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景芝;民国时期的戏曲理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陈丽媛;胡应麟文艺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吕晓春;阿甲戏曲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寇鹏飞;明清女性戏曲理论批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韩雪;张庚戏剧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4 裴雪莱;焦循戏曲理论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许春元;徐复祚戏曲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洁;冯梦龙戏曲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葛丽英;中国戏曲艺术的最早自觉[D];内蒙古大学;2006年
8 王p,
本文编号:1575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57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