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电视戏曲对戏曲文化的解构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4 23:11

  本文选题:戏曲文化 切入点:电视戏曲 出处:《河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电视戏曲解构现象是指在电视媒体传播戏曲中不符合戏曲规律的做法消解了戏曲原有确定性和戏曲文化价值。电视戏曲自产生以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戏曲文化有其独特的传播规律和深刻价值,而电视戏曲中的“写实化”布景伴唱、随意删减片段、集锦式展示、“泛娱乐化”等不符合戏曲规律的做法从戏曲本质上、戏曲观念、现场性等方面解构了传统戏曲文化。戏曲需要发展,但需要注意其本质必须仍是戏曲文化。电视媒体难以满足的盈利需求与文化功能职责是一对势必存在的矛盾,电视媒体商业属性和大众文化异化等原因导致戏曲文化在电视媒体上被解构消解。理论中的文化工业和实践上专业精神的缺乏都会使电视这一媒体对戏曲文化产生解构行为。电视戏曲的的解构行为势必会影响戏曲文化继承传播。因此笔者对应提出建立公共频道、提高节目品质、增加从业人员专业性、建立合理监督反馈机制等措施,以期望应对电视戏曲栏目对戏曲文化的解构。
[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 TV drama deconstruction refers to the practice of disobeying the rules of opera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TV media, which has eliminated the original certainty and cultural value of the opera. The TV dram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since it came into being. Has its unique dissemination law and profound value, However, the "realistic" scenery accompaniment of TV opera, the arbitrary deletion of fragments, the pan-entertainment display, and other practices that do not conform to the rules of traditional opera, such as the essence of the opera, the concept of the opera, The traditional opera culture has been deconstr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scene, which need to be developed, but its essence must still be opera culture. The unsatisfied profit demand of TV media and the cultural function duty are a pair of inevitable contradictions. The commercial attributes of TV media and the alienation of mass culture lead to the de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opera culture in TV media. The lack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theory and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spirit in practice will make TV the medium to produce the culture of opera. Deconstruction behavior. The deconstruction behavior of TV drama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inheritance and spread of opera culture.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deconstruction of opera culture by TV opera column, we sh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gram, increase the professionalism of the practitioners, and establish a reasonable supervis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805;G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向峰;;大众传媒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J];新闻战线;2015年09期

2 于婷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述要[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叶当前;;影视传媒对黄梅戏的传播与发展[J];文艺争鸣;2011年06期

4 王素玲;;浅析崔莺莺的形象演变[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5 杨文华;;大众文化的流行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挑战[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1期

6 杨生平;吴歧范;;詹明信后现代大众文化理论探析[J];教学与研究;2009年01期

7 危磊;;聚焦:华夏传统文化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审美观[J];社会科学家;2008年10期

8 李莉;;让学生走近戏曲——中学戏曲教育要突出戏曲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9 傅守祥;;大众文化的消费逻辑[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8年01期

10 吴愿;;浅谈大众文化对艺术的影响[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佳梅;电视戏曲栏目生存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2 侯焱;山西电视戏曲栏目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逄蕊;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马瑶;近三十年中国电视戏曲研究述评[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文琼;试论中国电视戏曲节目现状与未来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良斌;电视戏曲艺术范畴及传播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宋玲;黄梅戏电视剧音乐对黄梅戏音乐传统的继承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毅铭;从《梨园春》品牌塑造看电视戏曲类栏目的生存之道[D];四川大学;2007年

9 周波;《梨园春》的文化分析及模式批评[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张帆;寻找新的艺术生存形态——论电视戏曲的改编与创新[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13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613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d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