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蒙派京剧音乐的民族性特征

发布时间:2018-03-15 22:24

  本文选题:蒙派京剧 切入点:传统京剧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50年代内蒙古京剧团建立后,艺术家们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创造性的将蒙古族特有的民间音乐糅合到京剧音乐中。他们在传统京剧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加入了蒙古族长调,并将马头琴与京胡这两种音色及表现力完全不同的乐器,大胆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蒙古族音乐特色的蒙派京剧。几十年来,蒙派京剧本着“扎根于内蒙古草原、创草原特色的风格和理念”这一宗旨,创作演出了多部反映草原人民生活的优秀剧目,充分的展示了草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 本文首先对蒙派京剧与传统京剧,做出了总体的纵向对比,从对比中阐述了蒙派京剧区别于传统京剧,所显现出的现代性及民族性特征。同时,又将蒙派京剧与内蒙古地区其它“蒙汉交融”的音乐形式(二人台、漫瀚剧)做了横向的音乐风格特征对比,分析它们在吸收蒙古族民族音乐元素中的共同与不同之处。 第二部分,从蒙派京剧音乐的民族性特征分析入手,对其旋律、配器、音乐主题、唱腔等方面进行剖析,以多部具体剧目为论据,展开论述。 第三部分,从美学角度出发,对蒙派京剧的产生及其价值意义做出分析评价,并对蒙派京剧这一艺术形式的现状及前景做出阐述及展望。
[Abstract]:In 50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eijing Opera Troupe in Inner Mongolia, the artists creatively mixed the Mongolian folk music into the Beijing opera music through continuous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They joined the Mongolian long tune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singing form of Beijing Opera. In addition, the Matou piano and the Jinghu musical instrument,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timbre and expressive instruments, were boldly combined to form Mongolian Peking Opera with unique Mongolian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decades, Mongolian Peking Opera was rooted in the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The purpose of creating the style and idea of grassland characteristic "has created and performed many outstanding plays which reflect the life of the people of the grassland, and fully demonstrated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and spiritual outlook of the people of the grassland." This article first makes the overall vertical contrast between the Mongolian school Beijing opera and the traditional Beijing opera, from the contrast elaborated the Mongolian school Beijing opera to distinguish from the traditional Beijing opera, displayed the modernity and the nationality characteristic.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ompares the music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Mongolian Peking Opera with other musical forms of "blending Mongolian and Han" in Inner Mongolia area, and analyze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absorbing Mongolian folk music elements. The second part, 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ongolian Peking Opera music, analyzes its melody, orchestration, music theme, singing and so on. The third par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esthetics,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e emergence and value significance of Mongolian Peking Opera, and expounds and prospec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art form of Mongolian Peking Opera.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8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世一;;浅议二人台的艺术定位——兼谈云双羊创建二人台[J];内蒙古艺术;2008年02期

2 ;内蒙古二人台艺术团召开特约编剧座谈会[J];内蒙古艺术;2000年01期

3 ;剪纸·二人台:非物质的永恒[J];河北画报;2007年07期

4 邹万银;;河套二人台[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年07期

5 闫生华;;二人台艺术的文化定位与发展[J];实践;2002年01期

6 曹平;;民舞奇葩“二人台”[J];乡音;2000年05期

7 李兰波;东路二人台剧种建设漫谈——在东路二人台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J];内蒙古艺术;2001年02期

8 王凤云;东路二人台唱腔、唱法之我见[J];内蒙古艺术;2001年02期

9 王星铭;坐腔情缘[J];艺术评论;2005年10期

10 曾中令;;“二人台”的过去和未来[J];五台山;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珊珊;;河曲“二人台”艺术[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2期(“2006中国长城新闻采访万里行”专刊)[C];2006年

2 田雷;;另溯“河曲”地名之源[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李红梅;;黄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完美结合——浅谈二人台音乐中蒙汉文化交融[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潘照东;;开拓 和谐 繁荣——论西口文化的核心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金龙;二人台的崎岖路[N];西部时报;2004年

2 记者 惠小勇;西北二人台,何时走出雅太雅,俗太俗[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本报记者 王媛;“二人台”叩响记忆的大门[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4 本报通讯员 潘有仓;民间艺人石六二 传唱二人台70载[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5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森;二人台 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N];忻州日报;2007年

6 尚虹波 俨妍 母瑾;西北二人台亟须与市场接轨[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郝朝暾 通讯员 付金泉;土右:“二人台”曲颂清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8 霍剑;二人台并非没市场[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博娜娜;二人台能“火”遍全国吗?[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10 记者 吕学先 通讯员 樊瑞强 乔慧军;土右旗二人台一年唱出七千万元[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谢琳;北京市京剧音乐地方课程社会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杨琼;论近代漠南蒙汉移民音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段蕾;京剧音乐中的悲情性[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4 刘忠和;“走西口”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柴国珍;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兴利;山西北路梆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茜;论蒙派京剧音乐的民族性特征[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孙国栋;康保二人台的艺术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洪岩;内蒙古西路二人台演唱形态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瑞仙;呼和浩特地区二人台艺术现状调查与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二人台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丽君;康保二人台形成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宇则;“艺苑奇葩”—土右旗二人台唱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马丽娜;商都县东路二人台演唱艺术的考查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9 王颖;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内蒙古二人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吴敏;戏曲里的世界[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17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617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7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