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鼓子保护性开发研究
本文选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切入点:保护性开发 出处:《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摘要】: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及相关科研、教育机构和有关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大众,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势在必行。兰州鼓子是一种以独唱与合唱相结合的用兰州方音表演的最能体现兰州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2006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开发工作还很薄弱。本文首先简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及保护性开发,然后综述了兰州鼓子的开发价值和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性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Abstract]:With the impor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elated scientific research by UNESCO and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research and publicity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study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anzhou Duci is a kind of folk music performing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olo and chorus, which can best reflect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zhou. In 2006, it was listed as the first in China. The list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tectiv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value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zhou Drum are summarized. On this basi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of protective development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047)
【分类号】:J8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莉萍;;文化遗产景观保护性开发建设——天心公园景观规划设计[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2期
2 翁毅;周永章;张伟强;储德平;;基于景观生态的亚热带沿海景观及旅游保护性开发探讨——以福建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6年03期
3 唐剑;贾秀兰;;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基于产权经济理论和关联博弈理论双重视角[J];财经科学;2011年01期
4 李亚男;张浩然;杜浩;;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策略——以传统手工艺类项目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李华辰;梁留科;;河南卫辉小店河古民居群保护性开发探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6 来仪;;关于保护性开发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6期
7 王媛媛;;关于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的几点思考——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J];金田;2013年10期
8 许芬;王林伶;;中国北方古镇的保护性开发——以宁夏镇北堡为例[J];城市问题;2012年02期
9 李溢;澳大利亚旅游开发的特点[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10 万延;;四川古镇民俗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研究——以大邑县新场古镇为例[J];时代教育;2012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志杭;;关于北京长城箭扣段(牛角边——黑坨山)保护性开发的建议[A];21世纪新北京生态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彭延生;;珠海市斗门老街保护性开发利用研究[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杨 龚其明;注重科学规划 保护性开发[N];达州日报;2013年
2 耿联;谨防“保护性开发”成为保护性破坏[N];新华日报;2014年
3 记者 郭霞 通讯员 邢鹏飞;万全 启动卫城保护性开发项目[N];张家口日报;2014年
4 张秀云;呼唤保护性开发[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5 光余 本报记者 杨华春;上千只白鹭 定居彭州马牧河 保护性开发 澳门将投2600万[N];成都日报;2010年
6 记者 方月平;实行保护性开发建设 让南湖明珠更加闪烁[N];岳阳晚报;2010年
7 梁红雨 王伟;寻找“保护”和“开发”的平衡点[N];中国建设报;2012年
8 欧周;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N];中国民族报;2002年
9 韦伟 李凤霞;保护性开发文物景点 做大做强旅游业[N];周口日报;2005年
10 宋维;万载县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渐入佳境[N];宜春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傅秀梅;中国近海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静;敦煌石窟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隋婷婷;庄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林松锦;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治理模式及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4 许晓岚;宜兴旅游业保护性开发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马国珍;红色景观保护性开发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6 许丹丹;非遗产品保护性开发的合作更新策略[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7 周琦;上海历史街区旅游资源特征及保护性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四川大学;2002年
9 牛少凤;区域保护性开发的景观生态评价研究——以分水岭—大涧沟—九曲地区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龙青乐;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性开发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93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693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