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流亡犹太戏剧与文化身份建构
本文选题:上海犹太人 切入点:流亡 出处:《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01期
【摘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迫害而流亡上海。他们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未放弃精神生活的追求,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戏剧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不仅展现了上海犹太难民的精神世界,还是建构集体和个人身份的有效形式。本文拟从戏剧组织、戏剧演出、戏剧创作等方面来考察难民在戏剧中进行身份建构的努力以及由此引发的意识形态冲突。
[Abstract]:In the 1930s and 1940s, a large number of European Jews went into exile in Shanghai in order to escape Nazi persecution. They did not give up the pursuit of spiritual life in the difficult living environment and organized a rich and colorful cultural life. Drama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items. It shows not only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Jewish refugees in Shanghai, but also the effective form of constructing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identity. Drama cre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examine the identity of refugees in the drama efforts and the resulting ideological conflict.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I106.3;J8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红芳新著《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出版[J];华文文学;2007年05期
2 由荣彬;;论福柯“作者死亡”观中主体的自我身份建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黄漫;;在希望之乡的身份探寻——解读《梦娜在希望之乡》中梦娜的文化身份建构[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瑞恩·塞格斯;世纪之交的文学和文化身份建构[J];外国文学;1999年04期
5 管桑爽;;论德里罗《坠落的人》中的身份建构[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14期
6 刘丽娟;;休闲娱乐:身份区隔及建构的导航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工小说中的身份建构[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刘志芳;;美国非裔戏剧家笔下的文化身份建构与彰显[J];戏剧文学;2010年07期
8 曾桂娥;江春媛;;论《皇帝的孩子》中的青年身份建构[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3期
9 王建平;刘娇;;走出身份迷误——解析《眼望上苍》的种族身份建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李红岩;林龙飞;;“想象”中的个人身份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朱辉宇;日本的自我认知与身份建构[N];学习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莹;地方基督徒的身份建构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2 王p鷓,
本文编号:1697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6978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