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声腔形态的比较为广东汉剧寻根溯源
本文选题:广东汉剧 切入点:皮黄腔 出处:《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文章以音乐形态学的研究角度为出发点,以广东汉剧、汉剧、徽剧的皮黄腔为对象,从板式特点、腔式结构、行当唱法、上下句落音与伴奏乐器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为广东汉剧确认亲缘关系,寻根溯源。作者认为,广东汉剧的根在湖北,广东汉剧源于汉剧。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angle of musical morphology ,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opera , Chinese opera , and Anhui opera in Guangdong ,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nd tracing of Chinese opera in Guangdong .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roots of Cantonese opera originated from the Chinese opera in Hubei and Guangdong .
【作者单位】: 嘉应学院音乐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广东汉剧唱腔音乐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YJC760031)
【分类号】:J61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正维;从音乐的遗传基因为皮黄腔寻宗探源[J];音乐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艺峰;;浅析《蝶恋花》音乐创作特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4期
2 杨明辉;;皮黄腔源流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0年16期
3 陈兰;;京剧对民族声乐艺术建设的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年04期
4 王昆仑;;传承与创新:1980—1985年婺源徽剧发展研究[J];地方文化研究;2015年02期
5 钟玲;钟礼俊;;广东汉乐的现状和传承模式的研究分析[J];北方音乐;2015年13期
6 蔡际洲;京剧抒情性唱段句幅变化的统计学研究[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7 冯光钰;音乐——戏曲现代戏之魂——兼及对京剧“样板戏”音乐的评价[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刘正维;;明代“文艺复兴”中的民间音乐发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蔡际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J];音乐研究;2011年03期
10 苑杰;;民族戏曲移植外国歌剧的首次尝试——京剧现代戏《三座山》音乐探究[J];戏剧丛刊;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夏玉润;;中国民歌[茉莉花]“五种版本”的形成、发展及现状[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刚;一曲多用——从现象到本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3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5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仲立斌;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砚;扩散、整合与储存[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8 徐冰;中国民间小戏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瑶瑶;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王U,
本文编号:1698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698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