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试论目连戏与弋阳腔的渊源关系

发布时间:2018-04-04 01:23

  本文选题:目连戏 切入点:弋阳腔 出处:《文化遗产》2017年05期


【摘要】:弋阳腔是南戏声腔流变的结果,其艺术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它的首要剧目是传统目连戏。目连戏之所以能成为弋阳腔的看家戏,既受到宋元之际传入江西的傀儡戏的影响,也是江西发达的宗教文化和繁盛的民间信仰这一独特历史环境所致。弋阳腔正是在目连戏的基础上,完成了"依字行腔"、"错用乡语"等唱腔方面的艺术革新。弋阳腔扎根于广大的民间,充满了乡土气息,深刻影响了明清之后的各地高腔剧种。
[Abstract]:Yiyang Opera is the result of the change of the vocal cavity of the Southern Opera. In the process of its artistic evolution,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s that its primary repertoire is the traditional mulien opera.The reason why Mutian Opera can become Yiyang Opera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puppet drama introduced into Jiangxi during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but also caused by the uniqu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Jiangxi's developed religious culture and flourishing folk belief.On the basis of mulian Opera, Yiyang Opera has completed the artistic innovation in singing such as "line by word" and "wrong use of local language".Yiyang dialect rooted in the masses of folk, full of local flavor, profound impact o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round the high opera.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弋阳腔研究”(项目编号:12BZW04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17;J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胜华;目连戏:仪式戏剧的特殊品种[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甘犁;(三)落地生花说目连[J];红岩春秋;2003年01期

3 甘犁;落地生花说目连(五)[J];红岩春秋;2003年03期

4 王馗;;20世纪目连戏研究简评[J];戏曲研究;2004年01期

5 徐敬业;郑之珍与“目连戏”[J];江淮文史;2004年06期

6 王星明;;徽州目连戏的形成及文化释读[J];戏曲研究;2006年03期

7 徐明;冯彩莉;;觅捡散落的“珍珠”——青海目连戏抢救、保护管见[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8 桑德;;青海目连戏音乐浅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9 李和平;;目连戏的现实性[J];艺海;2006年04期

10 易宣;;久违了!目连戏[J];艺海;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戴云;;京剧目连戏研究[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胡天成;;中国仪式戏剧的形态[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连台本戏得失谈[A];中国演员(2010年第5期总第17期)[C];2010年

4 段明;;巴渝民俗戏剧[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储正茂;目连戏复活记[N];黄山日报;2006年

2 储正茂;传承目连戏,有功[N];黄山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冻凤秋邋胡巨成;两位老人的目连戏[N];河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吴江海;徽州目连戏传承创新焕生机[N];安徽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徐建;目连戏 幽谷散芬芳[N];安徽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祁门目连戏期待保护[N];江淮时报;2013年

7 洪锋吴晶;目连戏:中国最古老的戏曲[N];安徽日报;2003年

8 陈昌奉 陈浩河 顾圣红;目连古戏的守望者[N];黄山日报;2008年

9 何孟春 陈浩河;让民间文化发扬光大[N];黄山日报;2008年

10 思丁;娱鬼娱人的“戏娘”[N];南方周末;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樊昀;皖南目连戏音乐记忆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8年

2 柳林;徽州目连戏调查及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向荫耀;辰河目连戏之探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段婷婷;人类学视域下川剧目连戏仪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芳君;江西地域文化中的目连戏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6 高欢;南陵目连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隽;皖南目连戏及其声腔曲牌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喜珊;莆仙目连戏与道教渊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博雍;祁门目连戏宗教世俗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07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707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5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