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书坊戏曲广告的类型及功能探微
本文选题:晚明 切入点:书坊 出处:《四川戏剧》2014年10期
【摘要】:晚明书坊推行的戏曲广告样式繁多,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书名、扉页、凡例、识语、牌记、插图、附录等内在的文本形态,一是委托友人宣扬的外部市场模式。这些广告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强调精品意识,着力营造和传播娱乐文化消费的热点和风尚,引导初步规范的版权意识,拓展稿源渠道。它们生动反映了晚明书贾精明的商业意识和经营策略,也是研究晚明社会曲籍传播与通俗文化消费的重要视角。
[Abstract]:There are two basic types of advertisement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One is the title of the book, the title of the book, every example, language recognition, card notes, illustrations, appendices and other internal forms of text, and the other is the external market model of entrusting friends.These advertisements have four main functions: emphasiz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fine goods, focusing on creating and spreading the hot spots and fashion of entertainment cultural consumption, guiding the preliminary standard copyright consciousness, and expanding the channel of manuscript source.They vividly reflect Jia shrewd's business consciousnes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are also an important angle of view to study the dissemination of music books and the consumption of popular cultur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扬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江苏省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晚明书坊刻印戏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XLX13_889
【分类号】:J8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霖;最早的中国戏曲评点本[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汪超宏;;明代曲作二考[J];文学遗产;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维保;托洛茨基与中国现代左翼文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李蓓蓓;代学田;;《野草》中的复仇与牺牲[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王道成;事实胜于雄辩——对从维熙先生答复的答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丁颖;;颠覆与重造——论“五四”时期的激烈反传统[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李健;;唯美主义视阈中散文诗创作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6 曾丽华;;生命的悲歌:萧红小说的女性书写[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7 贾一村;;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对苏联文学的译介: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拿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张海燕;;乡土世界中的女性悲歌——萧红小说中底层女性的生存悲剧[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岳凯华;文学创作路向的抉择——毛泽东与鲁迅文化思想比较研究之二[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04期
10 刘霖;;电影《祝福》与鲁迅原著之比较[J];电影文学;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贺殿广;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丽萍;从非单位到单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易;屠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亚峰;近代叙事长诗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刘晓辉;当代中国女性发展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杨慧;民国时期私家藏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张勇敢;清代戏曲评点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赵林平;晚明坊刻戏曲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巍;谁在边缘地[D];南昌大学;2010年
2 滕超;张晓风散文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春亮;春宫画厌胜的社会心态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4 许春元;徐复祚戏曲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牛敏洁;论《遗山乐府》的艺术风格[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峰;东北黑土地上独特的生命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琳;论林语堂的“闲适”话语[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郭延红;“生死场”中的生死人生——萧红小说的生命意识[D];延边大学;2004年
9 严伟华;语文教育的新天地[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霁;论杨绛文学创作中的“隐身化”艺术风格[D];吉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永明;姚燮与《复庄今乐府选》[J];文学遗产;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廷信;;互联网与戏曲传播[J];戏曲研究;2004年01期
2 陈军;“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与戏曲身份认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戴峰;;民俗文化在宋元戏曲中的表现[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4 赵先政;;传播学视阈下戏曲艺术的传承与流播[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6期
5 史振丽;;对哲理性戏曲作品的思考[J];戏剧文学;2009年09期
6 冯磊;方汝将;;“振兴戏曲”误区探析——兼谈戏曲进校园[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5期
7 赵霞;;关于戏曲艺术走入校园的探索[J];大舞台;2010年03期
8 王金花;;试论李玉戏曲作品的地域特色[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安葵;;郭老对戏曲艺术和艺术家满怀深情[J];中国戏剧;2010年04期
10 杨早;;戏曲改良:媒体策略与启蒙困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燕;韩s,
本文编号:1712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71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