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灵感之于经典戏剧人物形象的创作价值探析——以北京人艺演员的表演创作为例
本文选题:演员灵感 切入点:经典戏剧形象 出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摘要】:演员灵感是演员创造力的最高境界。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能使演员获得创作自由,让角色产生一种生命活力,成为直达观众心灵深处的经典艺术形象。因此,研究演员灵感也自然是研究演员创造力的应有之义。本文重点探析演员灵感如何产生、演员如何捕捉,以及具有什么样的创作价值等问题。
[Abstract]:Actor inspirat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creativity.As a kind of creative thinking activity, it can make the actor obtain the freedom of creation, make the character produce a kind of life vigor, and become the classic artistic image in the deep heart of audience.Therefore, the study of actor inspiration is naturally the proper meaning of the actor's creativity.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actor inspiration comes into being, how actors capture, and what creative value they have.
【作者单位】: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
【基金】:北京电影学院科研项目“演员创造力中的灵感研究”〔项目编号:XP20141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J81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进;;反本质主义与叙事嬗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梁书恒;;十二钗判词中的意象及英译简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3 金守波;;浅析儒、道审美思想的生成及其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4 姚瑶;张文洁;韩冲;;理工科大学生的美育教育[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杨双;;从“意象”到“仿像”——谈审美主体境遇的转变[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刘小燕;从翻译美学观看戴乃迭对《边城》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肖明华,肖建华;作为现代性事件的中国文艺美学——谈文艺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发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赵炜;;论刘勰“见异唯知音”的理论内涵[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4期
9 韩伟;郭瑞雪;;返观与重构:经典重拍的冷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王苏君;论“体验”概念的发展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碧月;;整合中的幽默及其审美机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柳旭;;浅析电视空间新技术对审美体验的影响[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年
3 红岩;;语言传播文化中心的现代性重建——跨文化语言传播观念论[A];聚焦世界华语播音[C];2004年
4 肖湛;许海;;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论音乐和其他艺术的区别[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谭华;;探索“送冰的人来了”接受之谜[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叶世祥;;审美主义的勃兴和式微:20世纪80年代以降文论话语的转型[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曾繁仁;;胡经之教授与文艺美学学科[A];东方丛刊(2002年第4辑 总第四十二辑)[C];2002年
8 谭好哲;;中国文艺美学的学科生成与理论进展[A];东方丛刊(2003年第4辑 总第四十六辑)[C];2003年
9 杨飞飞;;“古花如见古遗民”——石涛花鸟画中的“比兴”[A];美术学研究(第2辑)[C];2011年
10 潘希鸣;;延拓科技的语言——新媒体时代下科技馆的发展思考[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永平;陆游散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晖;徐,
本文编号:1716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71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