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土滩秧歌调查
本文选题:榆社县 切入点:艺术表演形式 出处:《中国戏剧》2014年12期
【摘要】:正山西是个戏曲文化兴盛的省份,先后有50多个剧种发生和繁荣过,这在全国首屈一指。但是近些年来它们生存艰难,好多剧种已经消失,幸存的剧种状况也不容乐观,正濒临灭亡。榆社土滩秧歌就是其中一个由来久远、土生土长、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地方戏,"士滩"在榆社方言中指较为平整的土地,即田间地头的意思,因此项活动多在土滩上进行,基本不上戏台演出,故名"土滩秧歌"。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和悠久的传统历史,决定了其在民间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Abstract]:Shanxi is one of the provinces in which the opera culture is flourishing . More than 50 plays have taken place and prosperity , which is one of the country ' s first index . But in recent years they have been very difficult , and many of them have disappeared .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traditional local opera in the middle of the country .
【作者单位】: 晋中学院;
【基金】:山西高等教育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晋中濒危剧种生态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2633
【分类号】:J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保平;;《榆社县志》(稿)通过终审[J];沧桑;2014年01期
2 鹿林威;;为荒山披绿装——访榆社县离休干部王成义[J];山西老年;2011年03期
3 傅能华;平实中露峥嵘──读新编《榆社县志》[J];沧桑;1999年06期
4 张海瀛;志苑一朵新奇葩──评新修《榆社县志》[J];沧桑;1999年06期
5 郑有宝;一腔热血绿家园——记全省林业劳动模范、榆社林业局局长乔爱民[J];改革先声(新视点);1999年01期
6 杨志忠;存真求实 刻意创新──评新编《榆社县志》[J];沧桑;1999年06期
7 赵子涓;实践出真知──读《榆社县志》有感[J];沧桑;1999年06期
8 尹琛;武敬东;;榆社——化石之城[J];旅游时代;2007年11期
9 贾文亮;王太明;陈哲英;;山西榆社县岚峪的细石器[J];文物季刊;1989年01期
10 ;山西榆社风光[J];新闻采编;2009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煜;溯古思源话榆社[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郝大为邋陈刘锋;榆社发展新亮点[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郝光明 通讯员 鹿晓红;馆藏业:榆社一张靓丽的名片[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赵建国 张昊;榆社:“四区”建设撬开发展大门[N];发展导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晓明 苗武军 白续宏;虚功实做激起人的活力[N];山西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高建民在联系点榆社县调研[N];山西日报;2007年
7 赵巧珍 刘晋斌;榆社县云竹信用社强服务重支持[N];山西科技报;2007年
8 记者 岳晋峰邋通讯员 鹿晓红;榆社“三三一”机制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N];山西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翟翠明邋本报通讯员 鹿晓红;榆社四变[N];山西日报;2008年
10 郭文;榆社县返乡农民工当上村主任[N];山西科技报;2009年
,本文编号:1717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71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