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皖高校黄梅戏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本文选题:鄂、皖高校 + 黄梅戏 ; 参考:《大舞台》2014年03期
【摘要】:黄梅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其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以黄梅戏为对象,对其在鄂、皖高校教学活动中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艺术形式。
[Abstract]:Huangmei Opera is one of the five kinds of plays in China. Its singing is simple and smooth.Taking Huangmei Opera as the obje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ts feasibility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Hubei and Anhu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further enrich the cultural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better protect and inherit this outstanding art form.
【作者单位】: 湖北黄冈师范学院;
【基金】: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资助
【分类号】:J82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山笛;看黄梅戏的断想[J];黄梅戏艺术;1981年01期
2 吴建国;黄梅戏台词音调再议——与肖鉴铮同志商榷[J];黄梅戏艺术;1983年01期
3 ;热烈祝贺黄梅戏研究会成立[J];黄梅戏艺术;1985年02期
4 夏业良;黄梅戏与外国观众[J];黄梅戏艺术;1987年03期
5 莫诚斋;黄梅戏楹联丛话(三)[J];黄梅戏艺术;1988年02期
6 王德明;黄梅戏《小辞店》搬上荧屏[J];黄梅戏艺术;1988年04期
7 蔡毅;黄梅戏形成和发展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作用[J];黄梅戏艺术;1989年02期
8 金芝;黄梅之乡话黄梅——与安庆市编导朋友们谈心[J];黄梅戏艺术;1991年01期
9 关广富;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给首届湖北黄梅戏理论研讨会的贺信[J];黄梅戏艺术;1992年02期
10 张青野;湖北黄梅戏向何处去[J];黄梅戏艺术;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桂也丹;;要以发展的胸怀打造最著名的“非遗” 关于湖北黄梅戏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建议[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胡天文;陶杰;周庆芳;;电视手法与分镜头[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3 王汝贵;;梅花奖20年[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卢欢;;“我们不要像安娜那样去死”——阿毛谈电影与诗[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农占成;;剧种要发展,人才是关键[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6 王永茂;杨梅;;基层剧院团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十个“一”[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7 袁朝玲;;浅谈新形势下汉调二黄戏曲的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葛珍林;;地方戏曲生存与提高重在科学发展[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9 刘振罡;;云南花灯的价值重估与可行性发展分析[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伟;怀宁着力打好特色牌[N];安庆日报;2009年
2 徐媛;黄梅戏演出项目洽谈会举行[N];安庆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圣志;“只要1%的农民看,就有演不完的戏”[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江光碧;黄梅戏应保持传统韵味[N];安徽日报;2004年
5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骆惠宁;黄梅戏的再繁荣和持续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通讯员 石雪峰;黄梅政协为振兴黄梅戏进行调研[N];湖北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曹昱;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换届[N];江淮时报;2008年
8 主持 王谨 陈健雄 嘉宾 周濯街 桂靖雷 桂也丹 翟乔松 董成钢 吴红军 魏孟良 周洪年 黄东风 王政 (王政整理);黄梅人说黄梅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实习记者 王连文 实习生 徐梦菲 董晨昕;新版《天仙配》:老戏新唱出新招儿[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记者 林见 实习生 吴敏;芜湖县黄梅戏剧团晋京载誉归来汇报演出[N];芜湖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芸;黄梅戏的兴起(1911-1966)[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峰;建国前和建国初期黄梅戏唱腔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高朋;黄梅戏的保护与传承[D];云南民族大学;2010年
2 葛中亚;黄梅戏中的和谐意蕴[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3 曹宏彬;黄梅戏演唱方法之科学性与独特性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叶丹;女性角色对黄梅戏音乐风格的影响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俊杰;黄梅戏影视化进程中马兰角色形象塑造与审美意识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文婷;黄梅戏电视剧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程银凤;黄梅戏的语言艺术[D];青海民族大学;2012年
8 史宋丹;黄梅戏男腔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9 严伟英;论黄梅戏与新农村文化建设[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10 周杨;黄梅戏对民族声乐借鉴的可行性探微[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741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74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