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从于伶在上海剧艺社看孤岛剧人的文化处境

发布时间:2018-04-27 21:14

  本文选题:于伶 + 上海剧艺社 ; 参考:《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摘要】:作为上海剧艺社的主要负责人,于伶在组织剧团、团结剧人、创作剧本诸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上海剧艺社成为孤岛剧运的中流砥柱。然而,在政治势力错综纠缠、商业做派五花八门、文娱市场竞争激烈的孤岛,领导着上海剧艺社这样一个带有浓郁政治气息的职业剧团开展演剧活动,于伶不得不在政治和商业的夹缝中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难免遭遇种种矛盾与无奈。于伶在上海剧艺社的贡献与无奈典型地体现着孤岛剧人复杂而微妙的文化处境,以及由此对剧人创作心态带来的深刻影响。
[Abstract]:As the chief executive of the Shanghai drama society, he made hard efforts in organizing the theatrical troupe, uniting the dramatists and creating the script, making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making the Shanghai drama society a mainstay of the island opera. However, the political power is entangled in the political power, and the business is an isolated island with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entertainment market. The Shanghai drama society, a professional drama troupe with a strong political atmosphere, has to pursue his own artistic ideal in the political and commercial gap. It is unavoidable to encounter various contradictions and helplessness. The contribution and helplessness of the Opera Art Society in Shanghai is typical of the complex and subtle cultural situation of the Gudao people. And its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reative mentality of dramatists.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剧艺社研究”(编号:14YJC760044) 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编号:2013CYS00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穆海亮;;谈上海剧艺社的“分家”事件[J];戏剧文学;2012年02期

2 穆海亮;;上海剧艺社的演剧历程及其历史地位[J];文化艺术研究;2013年03期

3 邵迎建;;抗战时期的上海话剧(二)——访洪谟[J];新文学史料;2007年02期

4 穆海亮;;论上海剧艺社导演艺术的特点与局限[J];戏剧艺术;2013年01期

5 李健吾;《爱与死的搏斗》在“孤岛”时期的正式演出[J];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6 ;胡导[J];戏剧艺术;2013年06期

7 穆海亮;;论上海剧艺社舞台美术的艺术特点与历史局限[J];戏剧文学;2014年08期

8 邵迎建;;抗战时期的上海话剧——访胡导[J];新文学史料;2007年01期

9 穆海亮;;曹禺《争强》:一次夭折的演出[J];粤海风;2011年03期

10 蒋天流;四十年前的一件往事[J];上海戏剧;198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姜旭;;把生命交给战斗——祭优秀的文艺战士陆起同志[A];文化战士天地[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珊;融入与坚守—上海剧艺社在“孤岛”的演出生涯[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靳娟娟;上海孤岛话剧的文化版图[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812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12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c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