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者的戏曲史研究贡献
本文选题:民国学者 + 戏曲史 ; 参考:《戏曲艺术》2015年01期
【摘要】:民国是一个学术发展的活跃期,兼与清朝相接,旧学经籍多存,典型犹在,其间学者与今人相比,熟悉文本,精通曲韵角色与把式,熟悉案头文学,也熟知场上规矩,对古代戏曲文献有亲身的体验与感受,再加上新思维的兴起与自由的学术环境熏陶,民国学者投身到古代戏曲的研究之中,产生了丰硕的成果,包括树立了新的戏曲观;筑起了戏曲文献的基础;创立了戏曲研究新范式,促成了戏曲研究的繁荣局面,为今人的戏曲研究开辟了先路。
[Abstract]: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an active period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Qing Dynasty. The old school of learning had more books, and it was typical. In the meantime, scholars were more familiar with the text, proficient in the role and style of melody, familiar with the literature on the desk, and also familiar with the rules of the field. With the experience and feeling of ancient opera literature, and the rise of new think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free academic environment, the schol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study of ancient opera and produced fruitful result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view of opera. It builds the foundation of opera literature, establishes a new paradigm of opera research, promotes the prosperity of opera research, and opens the way for modern opera research.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8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文记;;清季民国戏剧改良与妇女解放的互动关系考察——以河南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5期
2 蓝凡;;新发现的六种民国戏剧小报[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4期
3 黄竹三;戏曲史研究的巨擘——纪念周贻白先生[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戴云;戴霞;;傅惜华的研究著述与其戏曲收藏[J];文学遗产;2006年05期
5 杜海军;;《今乐考证》的戏曲史价值[J];戏曲艺术;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炳熙;论《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2 欧明俊;胡方磊;;明代日记体散文评述[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3 岳振国;;赵鼎臣《竹隐畸士集》文章论略[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周巩固;儒家宗法伦理与斯多亚传统——也说中西方人道主义[J];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06期
5 金理;;站在“传奇”与“诠释”反面的沈从文研究——评张新颖的《沈从文精读》[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3期
6 刘文军;;翻译:归化与异化的悖论[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肖甫春;;汉字改革趋向新探(之二)[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8 姜剑云;;释“文学是人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岳凯华;文学批评的认同——毛泽东与鲁迅文化思想比较研究之一[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01期
10 岳凯华;文学创作路向的抉择——毛泽东与鲁迅文化思想比较研究之二[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连芬;;中国“和谐”观与中国文学[A];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 总第四十一辑)[C];2002年
2 邓心强;;江苏古代批评家类型与文体建构[A];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林沙欧;中国古代小说体叙事的历时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叶康宁;竞尚清雅:明代嘉万时期的书画消费[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谢志勇;逡巡于文与史之间:唐代传记文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廷秋;贵州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赫兰国;辽金元时期的杜诗学[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陆红颖;曾是惊鸿照影来[D];浙江大学;2006年
8 吴景明;走向和谐:人与自然的双重变奏[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丽媛;胡应麟文艺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于建刚;中国京剧习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竞强;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银清;汉魏书牍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斌凯;鲁迅译文编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王宝端;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的身份认同[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慧鹃;尹洙诗文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南冰;果戈理小说中的怪诞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庞立燕;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石静;《西湖二集》文人化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9 王蕊;[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马文婷;黑白拓印的使命[D];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永明;姚燮与《复庄今乐府选》[J];文学遗产;2001年06期
2 陆萼庭;;清代戏曲作家作品的著录问题[J];戏剧艺术;199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国华;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睿;晚清到民国年间(1902—1949)政府对四川地区戏曲表演活动的介入与控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丽敏;;戏曲史上花、雅问题述评[J];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04期
2 贾志刚;;张庚与中国近代戏曲史[J];戏剧丛刊;2012年01期
3 于质彬;就戏曲史研究诸问题与《失落》商榷[J];剧艺百家;1986年02期
4 邱春玲;我国戏曲史上的女性形象[J];齐鲁艺苑;1995年03期
5 赵婕妤;雅安市发现三通地方戏曲史石刻碑[J];四川文物;1995年01期
6 武舟;综合研究元代戏曲的新成果读《元代戏曲史稿》随感[J];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04期
7 孙昌;《元代戏曲史稿》:勇于拓深的研究结晶[J];洛阳师专学报;1997年06期
8 谢振东;李O鲈淌谟牍笾菹非穂J];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03期
9 王馗;;“前海学派”的戏曲史研究在新世纪以来的意义——从董健“脸谱主义”的误断说起[J];文艺研究;2013年12期
10 徐子方;;戏曲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五幅图像[J];艺术学界;201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塔娜;我国戏曲史研究的新思路[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俞为民;换种眼光看戏曲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么书仪;民初的三部戏曲史著作[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傅谨;从戏曲史认识齐鲁文化[N];光明日报;2012年
5 马必胜;戏剧史大家的里程碑式贡献[N];温州日报;2011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郑照魁;董k侮,
本文编号:1817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1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