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中国古典爱情戏中的空间意识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9 01:43

  本文选题:古典爱情戏 + 剧情空间 ; 参考:《戏剧文学》2014年06期


【摘要】:空间是戏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空间不仅为戏剧情节和人物提供了承载场所,还包含着深刻的意识形态内涵。中国古典爱情戏中的空间类型已经模式化,"家"与"路"是两大基本剧情空间。本文通过对这两大剧情空间背后的意识形态分析,探讨了传统民族文化结构如何转化为既定的期待视野和思维定势,并影响着古典戏曲的创作思维,使中国古典爱情戏呈现出特定文本特点的原因。
[Abstract]:Space is an important field in drama research. Space not only provides a place for drama plot and characters, but also contains profou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The space types in Chinese classical love drama have been stylized, home and Lu are two basic plot spaces. By analyzing the ideology behind these two plot space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al structure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fixed vision of expectation and thinking, and influence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classical opera. The reason that makes Chinese classical love play show the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text.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J8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文楼;;“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源——兼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胡宝平;;当代西方戏剧空间研究小览[J];新世纪剧坛;2012年06期

3 赵春宁;;幻域与人间:《聊斋》爱情故事的空间隐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燕;;城市社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2 王生坤;薛婷婷;;“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生成因素与存在的困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杨柳;;人鬼情未了——浅析《牡丹亭》中的爱情模式及其文化成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海阔;罗钥\~;;电影叙事空间文化研究范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刘敬;余权;;人文上海:彭小莲电影中的城市空间及其文化内涵[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李长中;;空间转向与文学研究范式转型[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7 杜丽;吴玉娜;;高校文化景观及其传承[J];北方园艺;2012年11期

8 李敏;;改革文学与自主型人才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0期

9 吴宁;;列斐伏尔现代性理论的思想渊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陈艳华;;城市女性与现代性——以王安忆的城市小说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代云;李健;吕娟;;市场经济下城市设计空间塑造的内在理性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凡;;越界与异质空间[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陈宇光;;城市空间架构的文化价值意义[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学彬;;空间风险:社会多元化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戴翔;梁树英;;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传统聚落的转型研究——以大理喜洲古镇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晶;;空间的性别 性别的空间——论《琐事》中家庭空间的政治关系[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西慧;吴晓;张春叶;;城市传统街区与消费空间的共生——以南京1912文化街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10 江娟;;纸上空间——一个城市的报纸与它们建构和想象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5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仁锋;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娅丹;空间形塑与日常生活实践:汉口内城社会生态及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风英;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邹创;在真实和想象的空间中建构自我身份[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云云;宇宙·晶体·诗意[D];江南大学;2010年

4 王莹;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活空间变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亓志梅;《红字》中的多重空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文霞;中国艺术展示空间的权力嬗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坤;自然生命镜像中的孤岛意象[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呼晓琼;困境与出路:鲍曼后现代伦理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郭平;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看《蜗居》[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德胜,金耀基,陈海文,陈健民,杨中芳,赵志裕,伊莎白;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社会学研究;2001年02期

2 周宁;花园:戏曲想像的异托邦[J];戏剧文学;2004年03期

3 张立文;东亚意识与和合精神[J];学术月刊;1998年01期

4 M.福柯;王U喎

本文编号:1864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64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1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