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曲圣魏良辅在推动昆曲发展中的成就管窥
本文选题:曲圣 + 魏良辅 ; 参考:《兰台世界》2014年15期
【摘要】:昆曲作为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是我国第一批收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是一颗耀眼的珍珠。魏良辅为昆曲的发展做了重大贡献,使昆曲艺术体系更加完整。
[Abstract]:A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art, Kunqu Opera is the first coll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treasure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s a dazzling pearl. Wei Liangfu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Kunqu Opera and made the art system more complete.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
【分类号】:J8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廷信;市井青楼中的昆曲演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郑锦燕;;昆曲与江南文人雅文化——对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旨归探究[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6期
3 郑锦燕;;一湖烟月总归船——昆曲与江南舟楫文化[J];时代文学(上);2010年03期
4 张蓉;;魏良辅《曲律》歌唱表演理念的现代解读[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陈学凯;;从文化学视角看昆曲的传承[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顾聆森;;再论魏良辅声腔改革——就昆曲语音、昆曲地位答戴和冰先生[J];艺术百家;2009年01期
7 蒯卫华;;昆曲曲牌曲腔关系研究——以南曲商调曲牌为例[J];中国音乐学;2009年01期
8 俞淑华;;中国戏曲唱腔音乐的四种型制[J];艺术百家;2011年02期
9 陈泓茹;;传承昆曲的策略与途径:昆歌[J];艺术百家;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琳娜;;昆曲主腔的运用——以《牡丹亭·惊梦》、《朱买臣休妻·痴梦》两折戏为例[J];歌海;2012年05期
2 陈文革;;“入弦索”与“以曲律词”——兼论明代中晚期曲学理论的“文本位”倾向[J];音乐研究;2012年03期
3 胡建;吴凡;;关于中国昆剧史研究中“范式”问题的反思——以我国30年来的明代昆剧史研究为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吴加才;蒋继华;;世俗狂欢下的晚明艺术[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戴和冰;;官语化和大剧种——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重点[J];文化遗产;2010年02期
6 何丽丽;;“东柳”与运河文化互动关系研究——以客腔曲牌为例[J];中国音乐学;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丽丽;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文革;豫剧唱腔结构动态研究(1900-1960)[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海英;方言学视野下的山西民间音乐[D];山西大学;2013年
4 李砚;扩散、整合与储存[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耕耘;传统昆剧院团的新时代生存与发展[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周晓辉;明代昆曲文本与刊刻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高菲;明代南京青楼音乐文化初探[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4 刘坡;中晚明秦淮名妓考略[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婧;明代昆曲“折子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肖园花;昆曲“五旦”演唱技巧对民族声乐的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倪红;戏曲教育现状之调查与思考[D];安徽大学;2012年
8 张t盼,
本文编号:1938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938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