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特定时代中的特定人物——试析民初戏剧理论家的身份、遭际与政治观念

发布时间:2018-05-27 02:11

  本文选题:民初 + 戏剧理论家 ; 参考:《戏剧文学》2014年10期


【摘要】:民初戏剧理论家,中西双重的教育背景、变化繁复的职业生涯、卖文为生的生存现状、勇于抨击社会腐败、提倡民主革命的政治观念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们是民初特定时代中的特定人物。
[Abstract]:The drama theorists of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 dual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China and the West, the changing and complicated career, the living situation of selling articles for a living, the courage to attack social corruption, and the political concept of advocating democratic revolution all hav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y were special figures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J8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倩倩;;从明清侠义小说中侠义英雄的创作看人性善恶二重性——以《绿牡丹全传》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刘明坤;罗钊;;论李涵秋小说对《红楼梦》续书的突破与超越[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谢圣婷;;鸦片战争至戊戌维新时期小说文体发展的特征[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胡焕龙;;率性人生图 美满群芳谱——清末民初狭邪小说文本研究之《绘芳录》[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张舰戈;;浅析《孽海花》中晚清文人的思想形态[J];黑龙江史志;2010年09期

6 刘祖辉;;论晚清侠义小说中的武侠思想及其价值[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张光芒;论20世纪初中国文学启蒙意识之演进[J];江汉论坛;2003年10期

8 陈伟华;;论中国电影在尝试期与文学的交融与间离[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沈丽萍;;《海上花列传》叙事结构的现代新变[J];名作欣赏;2010年11期

10 常雪鹰;二十世纪《儿女英雄传》研究回顾[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泉;《儿女英雄传》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勇生;进化论思想与晚清、五四的文学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侯运华;晚清狭邪小说新论[D];河南大学;2003年

4 高日晖;《水浒传》接受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庄逸云;清末民初文言小说史[D];复旦大学;2004年

7 伍大福;李涵秋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全章;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探询[D];河南大学;2005年

9 黄轶;苏曼殊文学论[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石秋仙;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会;《茶花女》汉译本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凯;“谴责小说”视野中的《孽海花》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储可艳;近代岭南文言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梁甘露;论《广陵潮》与李涵秋的市民倾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静;《礼拜六》前百期言情小说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6 刘健;《醒世新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石伟;以生命见证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梁晓飞;晚清前期狭邪小说中的士人心态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宋巍;论《三侠五义》中的侠客形象群体特征及其成因[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10 潘桂林;读者意识与晚近长篇小说的雅俗流变及叙事革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戏剧理论家郭亮逝世[J];戏剧报;1985年07期

2 肖桂贤;;京剧的象征与间离[J];剧作家;2007年05期

3 ;京剧学前沿[J];博览群书;2007年12期

4 白勇华;声音[J];福建艺术;2005年05期

5 秋仲;;论遗产及规律[J];戏剧艺术;1987年03期

6 陈世雄;悲剧衰亡之谜[J];戏剧;1996年03期

7 朱名;话剧老人谈话剧[J];上海艺术家;1998年02期

8 李家耀;第九十一个戏的成功演出——佐临导演《伽俐略传》侧记[J];上海戏剧;1979年03期

9 陈达明;;一次亚洲女戏剧家的盛会[J];上海戏剧;2005年07期

10 毕盛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传》中文本出版[J];戏剧报;198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王廷信;一位戏剧理论家的执著思考[N];文艺报;2007年

2 记者 孟德明;我市作家李二和创立话剧俱乐部[N];廊坊日报;2008年

3 记者 叶辉;戏曲事业谁来坚守[N];光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金莹;刘厚生:希望上海能更多出人、出戏[N];文学报;2012年

5 ;冷静看待京剧振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6 张钊;重归现实主义[N];北京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牛春梅;剧本先天不足难出好戏[N];北京日报;2011年

8 周玮;“三座大山”压小戏,半个世纪失百种[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本文编号:1939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939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1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