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戏剧”与“叙事”辨析

发布时间:2018-05-27 10:26

  本文选题:戏剧体 + 叙事体 ; 参考:《艺术百家》2015年S2期


【摘要】:我们都知道,不管风格如何变化,真正的戏剧创作必然是遵循着戏剧的原则和形式结构,将人的主观现实客观化为具体的动作和行动,从而达到表现情感本质的目的。而高明的剧作家也总是最有效率地将人的最深沉复杂的内在生命运动和最丰富多变的外部动作加以交合。但现代戏剧的表现却是越来越"叙事化":被放逐到过去和内心的人物在舞台上进行"回忆"和"独白"。这就容易让人产生质疑,这样的"戏剧",戏剧的根基还存在吗?也就是说,"回忆"和"独白"还是不是戏剧性的"动作"?戏剧人物究竟是"行动的主体"还是变成了"叙事的自我"?"戏剧"和"叙事"的根本区别究竟是什么?
[Abstract]:As we all know, no matter how the style changes, the real drama creation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s and formal structure of the drama, and turn the subjective reality into concrete actions and action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xpressing the essence of emotion. And brilliant playwrights are always the most efficient combination of the deepest and most complex inner life movement and the most abundant and changeable external action. But the performance of modern drama is more and more "narrating": exiled to the past and inner characters on the stage to "recall" and "monologue." This is easy to question, such "drama", the drama of the foundation still exist? In other words, are "memories" and "monologues" still dramatic "moves"? Is the character "the subject of action" or the "narrative self"? " What is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drama and narration?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基金】: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5年基地项目(项目编号:106112015CDJSK06JD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J8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的30年”——叙事体散文全国征文启事[J];作品;2007年12期

2 ;“如歌岁月”——纪念建国60周年叙事体散文全国征文启事[J];作品;2008年09期

3 ;“如歌岁月”——纪念建国60周年叙事体散文全国征文启事[J];作品;2008年10期

4 ;“如歌岁月”——纪念建国60周年叙事体散文全国征文启事[J];作品;2008年11期

5 ;第十一届(2011)作品奖(“红色经典”叙事体散文全国征文)评奖揭晓[J];作品;2012年03期

6 刘晓军;;“说部”考[J];学术研究;2009年02期

7 ;第八届(2008)作品奖(我的30年——叙事体散文全国征文)评奖揭晓[J];作品;2009年02期

8 ;第九届(2009)作品奖(如歌岁月——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叙事体散文全国征文)评奖揭晓[J];作品;2010年02期

9 李春芳;;一则叙事体广告语篇的概念功能解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李春芳;;英汉叙事体广告语篇物质过程参与者对比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褚晓兰;通讯叙事体与综述体浅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开;《尤利西斯》叙事体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黄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叙事体口语产出中时体态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41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941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