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晋商文化背景下的祁太秧歌解读

发布时间:2018-05-27 13:01

  本文选题:晋商 + 祁太秧歌 ; 参考:《音乐创作》2016年02期


【摘要】:晋商是山西省明清时期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不仅有力推动了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而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方小戏——祁太秧歌的发展。本文从祁太秧歌生长环境、表演形式、剧目内容、班社组织四个方面去分析晋商对于祁太秧歌产生的重大影响,力求以立体、全面、动态的方式去解读祁太秧歌。
[Abstract]:Shanxi Merchants was an iconic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f Shanxi Province. Its appearance not on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in the late feudal society of our country. And to a large ext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opera-Qi Yang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reat influence of Shanxi merchants on Qidai Yangko from four aspects: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form, repertoire content and class organization, and tries to interpret it in a three-dimensional,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way.
【作者单位】: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
【基金】:2015年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晋商对祁太秧歌的影响研究》课题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52218
【分类号】:J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海燕;;祁太秧歌艺术特色研究[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2 李春沐;;祁太秧歌走访浅记[J];黄河之声;2000年05期

3 雷焕贵,段云青;祁太秧歌中映射出的伦理观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12期

4 钱永平;钱永琴;;祁太秧歌中女性生活史的民俗学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刘红庆;;去了,最后一个祁太秧歌大师[J];音乐生活;2009年03期

6 袁波;;“场域——惯习”视角下的祁太秧歌[J];艺术探索;2009年06期

7 任莉;;祁太秧歌在平遥县的现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8 张雪梅;;祁太秧歌与晋商文化的关系研究[J];音乐创作;2012年10期

9 杨美嫒;;祁太秧歌的地域文化探究[J];黄河之声;2013年09期

10 杨丽琴;;祁太秧歌研究述评[J];北方音乐;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韩晓莉;;从祁太秧歌看晋中社会女性观[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郭润生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祁太秧歌六十年前的殊荣[N];晋中日报;2010年

2 柳寅春 柳崇正;耄耋“松树树”传授祁太秧歌[N];山西日报;2010年

3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 张晓笛;“祁太秧歌”祈望太平 芮城“线腔”命悬一线[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李晓芳 本报通讯员 张晓笛;两个剧种两种命运[N];山西日报;2003年

5 记者 李晓芳;山西小戏轰动京城[N];山西日报;2007年

6 苏丽萍;26个珍稀剧种“文化遗产日”京城展演[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海燕;关于祁太秧歌的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琦;祁太秧歌唱腔发展的多视角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王璐鹿;以动画为传播媒介的祁太秧歌艺术形式[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42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942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9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