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说抗战前左翼文坛对梅兰芳的评价

发布时间:2018-06-03 20:13

  本文选题:戏曲艺术 + 京剧 ; 参考:《艺术百家》2015年01期


【摘要】: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梅兰芳早已成为代表中国戏曲艺术的一种文化符号。几十年前,各派、各家关于梅兰芳的种种见解,也早已积淀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今天回顾、清理这笔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真实、具体生动地认识当年的梅兰芳和当年的那些论者,全面真实、具体生动地感知当年的那一段历史,包括当年戏曲的历史。文中选取左翼文坛的鲁迅、郑振铎和张庚等人对于梅兰芳的一些评价进行分析和讨论。
[Abstract]:After more than a century of history, Mei Lanfang has become a cultural symbol representing Chinese opera art. A few decades ago, various factions, the various views on Mei Lanfang, has long been accumulated a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retrospect today, cleaning up thi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can help us to fully and vividly understand the Mei Lanfang of the year and those commentators of the year, and to fully and vividly perceive the history of that year. Including the history of opera in those years. In this paper, Lu Xun, Zheng Zhenduo and Zhang Geng from the left wing literary circle are selected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evaluation of Mei Lanfang.
【作者单位】: 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
【分类号】:J8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美芝;;项英与《新学识》杂志史实考证[J];党史文苑;2011年05期

2 孙玫;;演“时装戏”与“移步不换形”——略论梅兰芳与知识精英关于戏曲改造之碰撞[J];戏曲研究;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周传家;;感受张庚先生的学风和文风[J];戏剧丛刊;2012年04期

2 车文明;;张庚先生对戏曲文物学建设的贡献[J];戏曲研究;2004年02期

3 张莉;;中西剧诗说辨正——浅析对“中国剧诗”与“剧诗说”的两种误读[J];山花;2012年04期

4 车文明;张庚先生对戏曲文物学建设的贡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安葵;张庚戏剧研究的开阔视野[J];文艺研究;2004年02期

6 逄增玉;;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秧歌剧与审美意识形态[J];文艺争鸣;2012年04期

7 肖振宇;;论“东北文艺工作团”与东北解放区的戏剧运动[J];戏剧文学;2007年10期

8 张莉;;浅析张庚“剧诗说”的形成与特色[J];艺术教育;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蔡兴彤;国立劳动大学研究(1927年-1932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雪;张庚戏剧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3 韩晗;基督教传播与中国话剧的文化关系探析(1907-1945)[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玫;;再论亚洲传统戏剧的生产方式及其现代命运——以昆曲和京剧为讨论重点[J];文化遗产;2012年01期

2 周扬;进一步革新和发展戏曲艺术[J];文艺研究;1981年03期

3 孙玫;;非直接的、变异的西方影响——清末“戏曲改良”与日本关系初探[J];艺术百家;2011年05期

4 孙玫;;略论当代改造中国戏曲的三大社会工程[J];艺术百家;2012年02期

5 马少波;;戏曲改革漫记 关于所谓梅兰芳提出“移步而不换形”的真相[J];中国京剧;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继德;;全球化和民族戏剧之路[J];艺术百家;2008年06期

2 刘群英;;如何寻找动漫创作的语言[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3 王小东;;试论戏曲艺术中的写意特点[J];黄河之声;2010年12期

4 李涵;;随时而“易”——《百年易俗社》创作手记[J];中国电视(纪录);2014年03期

5 心怡;;略论文学艺术对关羽的神化[J];五台山研究;2009年02期

6 何丽丽;;山东柳子戏的区域性文化特点[J];艺术百家;2011年03期

7 周冬英;;常熟锡剧继承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艺术百家;2011年S2期

8 王砚;;回归“非遗”保护的目的——评剧传承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3年24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974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974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d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