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教育政策视角下的“京剧进课堂”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0 12:00

  本文选题:京剧 + 课堂 ; 参考:《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之中。文件一经发布,便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争议,俗称“京剧进课堂”之争鸣。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京剧进课堂”何以产生如此大的社会效应?这一项政策的可行性如何?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哪些成果以及存在哪些不足?本文以文献法和调查法为主,运用教育政策的视角对“京剧进课堂”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全文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选题缘起、文献综述、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二章全面梳理了“京剧进课堂”两年来所产生的各类社会争议,并详细分析了不同利益群体对于它的解读;第三章描述与分析了教育部“京剧进课堂”的相关调查数据,总结了政策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第四章对北京市“京剧进课堂”的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京剧进课堂”这一项政策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的描述与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以求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Abstract]:In February 2008,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sued the notice on the pilot work of Beijing Opera in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decided to include Beijing Opera in the mu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nce released, it caused great controversy in the community, commonly known as "Beijing Opera into the classroom."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how can "Beijing Opera into the classroom" produce such a great social effect? What i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policy? What results and shortcoming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method and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Beijing Opera into classroo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policy.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origin of the topic, literature review. The second chapter comprehensively combs all kinds of social disputes in the past two years, and analyz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it by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in detail.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relevant investigation data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Opera into the classroom",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The fourth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effect of Beijing Opera into the classroom, and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des and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effect of the polic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ool music education policy in China,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its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8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云凤;杨柳;;浅论流行音乐进入学校教育的可行性[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4期

2 习洪杰;;音乐电化教学的尝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10期

3 杨舟;;加强传统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2期

4 杨丽;;让流行音乐走进音乐欣赏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5期

5 姚迎迎;;浅谈流行音乐进课堂[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2期

6 张学强;理学音乐教育思想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7 林小菲;;试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音乐生活;2006年04期

8 叶晓玲;;音乐教育应当注重“范本教育”[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曹瑞清;;浅谈音乐教育之我见[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10 罗永良;;音乐教育的美育价值探究[J];音乐天地;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鸿信;;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宋庆垒;;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承担音乐教育重任——浅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向文;;对目前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几点问题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程英华;;音乐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之关系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时代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A];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C];2006年

6 黄丽;;试论我国推进创造性主题音乐教育的几个维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毛理;;不容忽视的力量——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8 张尉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感觉体验及实现途径[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罗琴;;中美音乐课程标准比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方楠;;走进网络社会的高等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牛世生;音乐教育的理性飞跃[N];吉林日报;2005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董大汗;加强特色音乐教育[N];中国艺术报;2010年

3 文竹;孔祥东:功利主义影响音乐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李晋萍;音乐教育研究生忧思录[N];音乐周报;2005年

5 吕健;铃木镇一和他的音乐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市三中 肖涛;提前几分钟进课堂[N];三峡日报;2006年

7 方捷新;让音乐教育插上技术的翅膀[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安塞县沿河湾中心小学 刘渊;如何体现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N];延安日报;2011年

9 陶格斯;要重视学校的音乐教育[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10 王元晖邋张小燕;让十七大精神进课堂[N];厦门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资利萍;感性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3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8 许洪帅;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婷;论隐性化网络音乐教育对中学生音乐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红成;社区音乐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梁a;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5 陈映蓉;乐者“乐”也[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马静;浅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资利萍;0—6岁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谢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波;论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香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的研究与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003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003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1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