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程式化的困境与对策
本文选题:戏曲程式化 + 保护 ; 参考:《大舞台》2014年05期
【摘要】:对于戏曲程式化,戏曲评论界一直是褒贬不一,更有甚者将目前戏曲的发展危机归罪于戏曲程式化,本文试图从我国艺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戏曲程式化所面临的困境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希望有助于戏曲艺术在现阶段的传承与发展。
[Abstract]:As for the stylization of the opera, the critics of the opera have always been mixed, and even blamed the current cri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pera on the stylization of the opera.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predicament and causes of opera sty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t,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reform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help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opera art at the present stage.
【作者单位】: 黄河科技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11BD040)《河南古代音乐史》成果
【分类号】:J8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晓涛;;论地方戏曲保护和传承与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J];四川戏剧;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晶;;从歌舞伎浅探日本民族性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陈文娟;王秀芬;;菲尔丁的小说《汤姆·琼斯》中的戏剧特征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3 李平;;歌剧与音乐剧辨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李平;;音乐剧:独立的戏剧形式[J];长城;2010年10期
5 何利娟;;简述萨特作品戏剧冲突的特点——以《禁闭》为例[J];长城;2011年02期
6 何桂英;;论金庸小说悲剧意识的内涵[J];长城;2011年06期
7 戴婷;;论娱乐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性[J];沧桑;2009年01期
8 阎燕杰;;《打渔杀家》之京剧、蒲剧表演对比[J];大舞台;2010年05期
9 刘仪华;;戏剧与电影:《理想丈夫》人物形象的对比研究[J];电影文学;2007年17期
10 周健;;荒诞派戏剧的美学思想在其批判性中的体现[J];电影评介;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2 余献勤;勃洛克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杨九华;论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思想寓意[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5 陈彩玲;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剧创作[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八格;新时期蒙古族戏剧文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7 谷鹏飞;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8 徐蔚;男旦:性别反串[D];厦门大学;2007年
9 李军;齐如山戏曲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刘洪艳;当代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吕剧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纯;吉安采茶戏音韵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霍洁;一朵脆弱的彩色玫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郭晓丽;南开早期话剧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4 刘广生;中学语文戏剧文本教学去戏剧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慧娟;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杨宪益、戴乃迭戏剧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娟;歌剧《木兰诗篇》艺术美之探析[D];兰州大学;2011年
7 卢霜霜;多维视野中的《孔雀东南飞》改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丛媛媛;威尔第女高音咏叹调的音乐创作特征及演唱分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燕燕;论《党的女儿》中“田玉梅”的艺术形象塑造[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10 岳帅;中国新时期先锋戏剧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敏;钟有林;;新时期我国地方戏曲的分类保护和传承——基于扩大受众群体的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尹文钱;程利辉;;源头活水:川剧传承看本真——写在“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示范演出”之后[J];四川戏剧;2010年04期
3 陈娅玲;张瑜;;立足民族传统 彰显地域特色——地方戏曲艺术融入高校选修课教学的探究[J];四川戏剧;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舟;;戏曲危机成因反思[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89年03期
2 安志强;面对戏曲创作“主体意识”的困惑[J];广东艺术;1999年02期
3 凤子;为提高现代戏曲创作水平而努力——戏曲、歌剧现代题材剧本讨论会札记[J];剧本;1981年01期
4 洪忠煌;诗情画意的京剧《香妃》[J];中国戏剧;1984年03期
5 安葵;戏曲文学的创新与继承[J];剧本;1986年02期
6 杨利民;冷静地思考时代和人生[J];剧本;1990年03期
7 陈培仲;洁白与罪恶——闽剧《丹青魂》观感[J];戏曲艺术;1993年01期
8 若木;;首届全国戏曲编剧高峰论坛在京举行[J];中国戏剧;2008年07期
9 汪兵兵;;戏曲革新观念之我见[J];黄梅戏艺术;2010年02期
10 汪荡平;传统戏曲的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从来无缘[J];中国戏剧;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颜全毅;;最早文人创作的京剧剧作《错中错》[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王评章;;永远的戏剧性[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何玉人;;在社会转型中实现新发展——论改革开放30年京剧剧目创作[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4 徐大军;;谈昆剧《张协状元》的戏乐精神[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5 谭静波;;雨打梨花片片开——三十年豫剧舞台优秀剧目面面观[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6 陈培仲;;向梅兰芳、周信芳二位大师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京剧的承传与革新[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陈世雄;;学习田汉论述,正确处理戏曲现代化与大众化的关系[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恒夫;城市化进程中戏曲创作的探索者[N];光明日报;2009年
2 演讲人 廖奔;中华戏曲审美精神[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徐馨;戏曲莫要“话剧化”[N];人民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张薇;“国戏讲坛”:搭建戏曲对话平台[N];中国艺术报;2010年
5 安葵;戏曲创作的“有效积累”[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裴潇 王雪;为跃动的时代艺术而作[N];文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杨雪 杨蕊;珠圆玉润梨园清音妙 长袖善舞舞转回红袖[N];玉溪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裕;按戏曲规律培养急需人才[N];文汇报;2008年
9 李春喜;面对心灵,面对永恒[N];文艺报;2009年
10 安葵;姜朝皋戏曲创作的丰硕成果[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小珍;“红楼”戏曲演出史稿[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2 郝成文;《昭代箫韶》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飞;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任淑宁;明刊徽池雅调散出选本用韵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段蕾;京剧音乐中的悲情性[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6 佟静;《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萍;明代江南妇女的戏曲参与[D];苏州大学;2013年
2 孙楠;明代中后期戏曲尚“真”美学思想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吕佳;新时期戏曲创作理论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4 黄军;《全清词·顺康卷》中的戏曲史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赵司原;中国电影中的戏曲元素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威;多媒体视域下的戏曲传播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7 王丽娟;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在国产动画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徐上;论影像在戏曲舞美创作中的运用[D];中国戏曲学院;2013年
9 倪志媛;用戏曲理论丰富电视剧理论民族特色之探索[D];山西大学;2008年
10 王伟;清代京剧历史文献述略[D];中国戏曲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013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0138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