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歌浩荡——歌剧《运河谣》的民族性特点透析
本文选题:《运河谣》 + 民族性 ; 参考:《四川戏剧》2014年05期
【摘要】:《运河谣》作为中国国家大剧院精心打造的首部原创民族歌剧,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是这部歌剧不论从剧本的创作、音乐元素的选取,还是演唱技法的把握、作品精神内涵的揭示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一部真正的"民族"歌剧。同时,这部作品的成功,也为歌剧这种"舶来"的音乐形式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甚至大放异彩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Abstract]:"Canal ballad" as the first original original national opera made by the Chinese National Grand Theater,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great success is that the opera has a stro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whether from the creation of the script, the selection of the musical elements, and the grasp of the singing skills. The success of this work has also explored a feasible way for the "imported" music form of opera to take root in China and even shine brilliantly.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韩荣荣;;歌剧《运河谣》的演唱特点及人物形象塑造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8期
2 王晓霞;;传与统的融合——歌剧《运河谣》中的本土风格透视[J];文艺争鸣;2014年03期
3 黄维若;;关于歌剧《运河谣》剧本的若干思考[J];艺术评论;2012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华;章涤凡;;文化转型与中国文化发展之价值取向探究[J];当代文坛;2010年01期
2 卢迎伏;;“生产的美学”——“后理论时代”美学研究的新路径[J];当代文坛;2010年03期
3 郭昭第;;从本质主义到反本质主义:艺术本质论的终结及其反思[J];当代文坛;2011年02期
4 刘丽辉;;艺术空白中国化的N个理由——对全球化时代文艺理论民族身份认同的思考[J];当代文坛;2011年03期
5 王一川;;论艺术可赏质——艺术公赏力系列研究之三[J];当代文坛;2012年02期
6 魏启君;张荣军;;虚与实的艺术辩证法[J];当代文坛;2012年02期
7 孔明玉;冯源;;乡土中国的精神勘探[J];当代文坛;2012年06期
8 卢云鹤;;图像、语言以及艺术的可能[J];当代文坛;2013年01期
9 景作人;王小京;;民族歌剧又结一枚红莲——观《运河谣》有感[J];歌剧;2012年08期
10 任红军;;和而不同——周龙《空谷流水》的和声特征[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茜;;论林权泽作品中的民族传统文化[J];网络财富;2010年20期
2 孔令旨;;浅析电影音乐的发展特点与前景——以中西方电影音乐的发展为立足点[J];电影文学;2010年13期
3 陈亮;;试论戏曲音乐的戏剧性与民族性[J];剧影月报;2006年03期
4 张会娟;;试论贺岁片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0期
5 林方宇;胡水欣;;浅谈秦腔的音乐特点[J];华章;2010年16期
6 蔡丹丹;;徐州地区柳琴戏的特点与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09期
7 韦星;;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J];电影评介;2006年21期
8 苏小明;;影视剧《亮剑》的中心人物造型分析[J];电影文学;2007年16期
9 王明理;;北京电影学院教学模式及特点简述[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7年03期
10 邱少榕;;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探微[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智锋;;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的“本土化”资源辨析[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张振华;秦玉兰;;试论韩国影视的民族性及其美学呈现[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3 文仕江;吴荣彬;陈默;;浅析国产动画声音的民族性[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瑰洁;;中国经典文化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皮影戏在动画中的数字化再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彭吉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左芳;;世纪之交多样性世界文化里的中国影视——民族性与国际性背景下的女性叙事话语[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关嘉禄;;第十七讲 漫议清代京剧艺术[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7——辽海讲坛·第五辑(历史卷)[C];2009年
8 张田田;;中国动画缘何“失语”——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动画发展策略[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钱广贵;;从《红高粱》到《黄金甲》——张艺谋的“灿烂”与“泛黄”[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0 王昕;;论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性系统[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益;民族性与“普世价值”的对接[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季颖诗;发掘地域特色 打造民族性电视剧品牌[N];河北日报;2003年
3 杨鹏;中国卡通“卡”在哪里?[N];北京日报;2000年
4 杨鹏;中国卡通“卡”在哪里[N];人民法院报;2000年
5 董宇凌;10月各国动漫大师北京论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王道诚;民族化、本土化与音乐创新[N];人民日报;2011年
7 高鑫 吴秋雅;现代性的诉求与文化价值的重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杨慧;文化品牌创造价值[N];文艺报;2011年
9 张薇;建立文化自信 勇敢面对世界[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春风吹来百花开[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林生;现代性与民族性:话剧“民族形式”讨论的再讨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2 翁君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屠艳;亚纳切克的歌剧《卡佳·卡巴诺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晶晶;当前影视创作民族性问题的初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赵嫣嫣;试论中国系列动画片[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宋敏;论中国画对当代中国动画片设计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孙少君;浅析黄,
本文编号:2103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10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