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李少春演唱艺术中的悲剧意味

发布时间:2018-07-07 12:07

  本文选题:李少春 + 演唱艺术 ; 参考:《戏剧艺术》2015年01期


【摘要】:李少春传承谭、余一脉,是京剧生行中颇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李少春先生的演唱艺术,有着强烈的悲剧意味,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京剧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演唱艺术中的悲剧意味,是京剧老生所共有的,而李少春的特点值得深入研究。
[Abstract]:Li Shaochun ' s inheritance of Tan , Yu - yi ' s pulse is a representative artist in Beijing Opera . Mr . Li ' s singing art has a strong tragic meaning , and has formed a unique style . The most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Peking Opera is the tragedy in the singing art , which is common to the old students of Peking Opera ,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 Shaochun are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
【作者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项目资助
【分类号】:J8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移步’而不‘换形’”——论京剧改革的梅兰芳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2 王安祈;;生命风格的复制──以余叔岩、孟小冬师徒关系为例论京剧流派的人文意涵[J];福建艺术;2010年01期

3 王泽庆;;论戏曲审美空间的开拓[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4 费玉平;;如何履行京剧申遗对全世界的承诺[J];北京教育(高教);2012年Z1期

5 薛丽春;;浅谈杨宝森散板唱腔艺术[J];北方音乐;2014年18期

6 罗仕祥;看《凤氏彝兰》“移步不换形”[J];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02期

7 李众川;;歌剧应借鉴戏曲表演实现民族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01期

8 薛丽春;;试论京剧杨派唱腔的细腻风格[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万永凤;冯伟娟;;叶广芩小说中京剧的预叙作用探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沈秉和;;从“大陆腔”说起——穗港粤剧旦行腔派一窥[J];戏曲研究;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韩启超;音乐在戏曲继替变革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王萍;京剧老生流派崛起的社会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段蕾;京剧音乐中的悲情性[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5 董德光;戏曲表演程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6 杜鹏;京剧武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艳;徐州柳琴戏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施之博;戏曲演员书法与演艺关系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3 靳文泰;马彦祥戏曲理论探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李怡;从《锁麟囊》看程砚秋唱腔的美学特征[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5 张力;论纪录片的文学化表述[D];吉林大学;2008年

6 段会冬;“京剧进学校”的教育学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王梓铭;由“老调”看地方戏剧的生存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9年

8 李楠;京剧老生行当发声的科学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9 王p,

本文编号:2104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104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4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