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电影表演差异新论
[Abstract]: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and film performances seems to have been settled.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drama and film creati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performance has produced new cognition. There is not an insurmountable gap between theatrical performance and film performance, but a homogeneity which was not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is fact is confirmed by more and more creative cases. The rethinking of this problem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concept of performance and break a certain way of thinking.
【作者单位】: 北京电影学院;
【分类号】:J8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主;黎丹;綦珊;;高等院校组织大型文艺演出的要素分析[J];大家;2012年16期
2 陈山;;花样年华:中国早期电影表演理论的初创与勃兴[J];当代电影;2009年05期
3 韩芸霞;;观演距离与戏剧艺术审美活动研究[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1期
4 胡文君;;兼容并蓄 独出机抒——读马东风《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J];大舞台;2011年02期
5 杨玉东;;戏剧导演中的创新思维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8期
6 苏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研究在20世纪的中国[J];俄罗斯文艺;2001年01期
7 沈盼盼;;近10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0年04期
8 许晓丹;;斯氏“性格化”的再认识——论演员的“性格化”创作[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9 魏锦;;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演绎——以石刻之乡大足的传统孝道叙事为例[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10 王洁琼;;论电影中的现实主义表演创作[J];电影文学;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波;中国电影批评中的话语权威与身份建构(1937-1949)[D];上海大学;2011年
2 石川;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3 张硕果;论上海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1949-1966)[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马志飞;马街书会民间曲艺活动的社会机制研究(1979-2007)[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任宁;影像都市—中国大陆电影中的城市(1949-1966)[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7 潘国美;形象建构与身体言说[D];上海大学;2009年
8 常春;“北焦南黄”论[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9 赛吉拉胡;叙事民歌表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陈一愚;中国早期电影观众史(1896-1949)[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月;;“真实的游戏”——浅谈电影表演创作中的信念感[J];黄河之声;2009年13期
2 黄栌;倾心血于角色——电影表演对话录[J];当代电影;1985年04期
3 丁牧;;电影表演理论的价值[J];电影艺术;1992年03期
4 张悦;;获得真实的电影表演[J];艺术百家;2008年S2期
5 滴妮;;解读电影表演中的身体语言[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赵海龙;杨田田;;长镜头中电影表演的速度和节奏[J];电影评介;2009年01期
7 周艳;;共性与差异——话剧表演与电影表演之比较[J];戏剧文学;2010年02期
8 郑雪来;;关于进一步开展电影表演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J];电影评介;2010年23期
9 陈玮;;道德困境的诗意表达——朱丽叶·比诺什的电影表演[J];艺术评论;2011年03期
10 张宏;滴妮;;真实、细致、内敛——电影表演的审美新趋向[J];当代电影;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静;;我的电影表演创作[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2 林洪桐;;电影表演与生活的三个螺旋圈[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3 李志舆;;电影表演观念初探[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4 王润身;;电影表演杂谈[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5 刘诗兵;;电影表演论坛2001年会[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6 ;2002年电影表演创作座谈年会[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7 王人殷;;提高修养丰富自己建立我国的电影表演体系[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8 谢飞;;市场化对电影及电影表演的影响[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9 白杨;;序[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10 贺小书;;生活化是现代电影表演的重要特征之一[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帼君;胜在自然 贵在风格[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王迎庆;是花朵终要《绽放》[N];中国电影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于妍;论电影表演中的感觉艺术[D];重庆大学;2009年
2 李立;电影表演:情绪、情感的艺术[D];重庆大学;2011年
3 赵吉;罗伯特·德尼罗的电影表演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林琳;数字环境下的电影表演形式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159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15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