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我的歌剧记忆及我对歌剧创作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8-02 21:12
【摘要】:少年时代我对中国民族歌剧的记忆,较深刻地影响了我的歌剧艺术观念和创作。20世纪末我在歌剧创作方面的尝试得到了导师苏夏教授的热情鼓励,从此在不经意间投入了大量精力参与到歌剧的创作实践中,也由此主要体会到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创作主题问题,这既是和平年代及多元文化环境中为什么而歌的问题(为谁而浪漫、为谁而欢乐和悲伤),也是技术层面作曲家和词作家的默契配合问题;二是如何处理宣叙调的问题,这既是西方具体歌剧体裁细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文化接受问题,也是作曲家处理音乐创作技法与歌剧情节铺陈关系能力的问题;三是艺术观念问题,这既是作曲家是否具有开放的思维观念、是否敢于大胆汲取世界优秀歌剧创作经验的问题,也是文化管理部门是否具有宽放艺术空间和艺术前瞻能力的问题。
[Abstract]:When I was a teenager, my memory of Chinese national opera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my concept of opera art and creation.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my attempt in opera creation was enthusiastically encouraged by my mentor, Professor Su Xia. Since then, he has inadvertently invested a lot of energy in the practice of opera creation, and thus he has mainly realized three major problems, one is the theme of creation, This is both a question of why in times of peace and multiculturalism (romance for whom, joy and sorrow for whom), the tacit compatibility of technical composers and ci writers, and the question of how to deal with the narrative. This is not only the problem of the cultural acceptance of the specific western opera genre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but also the ability of the composer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sical cre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opera plot. This is not only a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composer has an open idea of thinking, whether he dares to learn from the world's excellent opera creation experience, but also whether the cultural management department has the ability to broaden the artistic space and artistic foresight.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分类号】:J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建平;;歌剧创作杂谈[J];艺术评论;2012年03期

2 关峡;作曲的阐述——由创作《悲怆的黎明》所引起的对中国歌剧创作问题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2年02期

3 吴文瀚;在创新与综合中升华——论莫扎特的歌剧创作[J];美与时代;2005年10期

4 刘诗嵘;《塞柯与樊泽蒂》对我国歌剧创作的启发[J];人民音乐;2005年01期

5 杨传红;徐亚娟;;新时期中国歌剧创作的艺术成就[J];戏剧文学;2006年08期

6 周旭光;;莫扎特及其歌剧创作[J];戏剧文学;2006年08期

7 司马勤;李正欣;;歌剧创作的单一个案:《接骨师之女》[J];歌剧;2008年09期

8 薛丽;;浅谈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上的创新[J];黄河之声;2011年02期

9 戴问天;;歌剧创作门外谈[J];歌剧;2011年09期

10 王贝;;浅谈融入东方美学观的歌剧创作[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薇;中国民族歌剧创作新趋向[N];中国文化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李t$;歌剧创作:走向市场,更要赢得观众[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田玉斌;中国歌剧创作的成功之作[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记者 高建进;结构调整将引爆歌剧创作活力[N];光明日报;2013年

5 傅显舟;新歌剧创作的老问题[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刘诗嵘;《塞柯与樊泽蒂》对我国歌剧创作的启发[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记者 金涛;中国歌剧创作身染四症[N];文汇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t$;歌剧创作:要走中国道路[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蒋力;歌剧创作不该“赶活儿”[N];音乐周报;2014年

10 景作人;高雅音乐——逐渐向地方深入[N];音乐周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美丽;论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的民族化进程[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谭阿斯;民族元素在中国歌剧创作的应用与创新[D];重庆大学;2012年

3 徐红磊;论十九世纪俄罗斯音乐艺术发展大背景下的柴科夫斯基歌剧创作[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杜娟;论马可的歌剧创作及其历史贡献[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60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160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3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