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样板戏的全媒体传播及文化意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8-10-23 12:08
【摘要】:样板戏作为文革时期最具权威力量的文艺形式,依托国家权力机构的参与性力量获得了这一时期文艺传播的唯一合法权力。借助于全媒体的传播,样板戏将宰制意识形态渗入世俗生活之中,达致通俗性、普泛性目的,在文艺信息匮乏的文革时期,全媒体的传播使样板戏形成了普遍的信息环境,文化霸权在此信息环境中以自然而然的方式确立。样板戏的全媒体传播过程,帮助建构了全民共享的民族文化仪式,从而将个体整合到集体之中,强化了既有的社会秩序,形成维系整个社会的统一调子。
[Abstract]:As the most authoritative literary and artistic form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model opera obtained the only legitimate power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communication in this period by relying on the participatory power of the state power. With the help of the spread of the whole media, the model operas infiltrated the ideology of the patriarchal system into the secular lif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opularization and universality. In the perio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hen literary and artistic information was scarce,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whole media made the model operas form a universal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Cultural hegemony is established naturally in this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The whole media communication process of the model opera helps to construct the national cultural ceremony shared by all people, thus integrating the individual into the collective, strengthening the existing social order and forming a unified tone to maintain the whole societ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2013JK0451)
【分类号】:G206;J8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静;;新旧交替中女性主体意识的产生——以话剧《立秋》中的马瑶琴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2 卓光平;;传统戏曲的反思与转化——论鲁迅的戏曲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李秋香;;略论传统文化形式当代复兴的意义——兼及民俗学的体验式学习[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冯燕庆;老舍剧作的精品意识与中国话剧事业的振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何玉人;中国戏曲的世纪命题——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及“现代剧”的确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王露霞;;现代性与中国戏曲之重构[J];大舞台;2006年01期

7 陈文勇;;改良戏曲寻常事 灯彩谁家比得来——试论上海“新舞台”的戏曲改良运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陈爱国;;现代戏剧改写中的实用功利主义[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陈松林;;理论偏颇 实践维难——论“重写文学史”书写困境的形成[J];高校社科动态;2007年04期

10 卓光平;;鲁迅对话剧的“拿来”及其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胡庆龄;吴梅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温潘亚;泛政治化语境中的历史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双燕;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7 郑绩;征服与合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涛;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上海职业话剧(1937—1945)[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9 陈彩玲;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剧创作[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郭玉琼;戏曲与国家神话[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培忠;论张坚及其《玉燕堂四种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一平;新世纪中国先锋戏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郭晓丽;南开早期话剧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4 张华伟;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戏剧选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璇;来自灵魂的呼叫与现实的忧患[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雪;陈白尘戏剧理论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7 王琴琳;抗战时期大后方话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梁爱娟;张玮导演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米砚田;《千万不要忘记》剧本的艺术语言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可;论校园戏剧在中国现代戏剧建构中的作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贺洁;;浅析全媒体时代对外汉语传播的有效途径[J];中国报业;2011年20期

2 解庆锋;;新时期全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周明苇;;全媒体时代会展品牌的塑造与传播——以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例[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5期

4 普梅笑;普梅丽;;全媒体时代红河彝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J];河池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黄鸣奋;;从连接性到全媒体:数码时代的艺术理念[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1期

6 冒建华;;全媒体时代的文学形态与文学价值[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8期

7 郑霖;;浅析全媒体时代下新词的发展途径——以“被XX”新词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汤宇时;;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0年

2 吴晓东;刘建宏;尚峰;;关于全媒体的探索研究[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3 刘亚军;刘延军;李涛;;沈阳日报报业集团“十二五”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4 周洋;;桎梏与跨越——全媒体时代我军国际形象建构需把握的若干关键点[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彭晓剑;朱瑞钧;郑星航;;地市新闻网站打造全媒体平台探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6 刘亚军;刘延军;马志明;;基于3G技术的全媒体新闻网络直播系统的设计与应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7 蒋红超;;全媒体时代下传统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转型与发展策略[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建亮;广东电视融媒体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静修;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郜书锴;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振;“全媒体记者”研究与实践[D];山东大学;2014年

2 彭源;全媒体视域下的新华社战略转型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3 封静;南都全媒体集群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4 顾潇宵;三湘华声的全媒体“中央厨房”式新闻生产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姜剑;媒介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城市媒体[D];浙江大学;2009年

6 彭小萍;党报摄影专题报道的民生视角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轶;全媒体时代党报管理变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丽媛;传统报业全媒体转型之路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郝冠南;坚持“全媒体”之策,提升党报传播能力[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靳鹏;全媒体时代中国广播人的压力及压力应对浅析[D];吉林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289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89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0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